三、弃置交趾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即位,调整了其父的扩张政策,对内采取措施减轻民困,对外进行战略收缩。当时由于营建北京、连年北征,致使军民疲敝、财政紧张,夏元吉劝说他停罢下西洋,仁宗赞同,遂于即位诏中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仓等处安泊者俱回南京,将带去货物仍于内府该库交收。诸番国有进贡使臣当回去者,只量拨人船护送前去。原差去内外官员速皆回京,民梢人等各发宁家……各处修造下番海船悉皆停止……买办下番一应物件并铸造铜钱,买办麝香、生铜、荒丝等物,除见买在官者于所在官交收,其未免者悉皆停止。”(28) 既然明成祖在永乐十九年后再未派遣舟师下西洋,那么明仁宗为什么还要下诏停罢下西洋呢?其实成祖的诏令中,对于下西洋诸项都只是“暂行停止”,并没有对下西洋的人员、装备等另行安排处置,下西洋官军还是处在待命状态。仁宗停罢下西洋后,令船只回南京,货物收入府库,内外官员回京,民梢人等各还其家,并停止了船只的修造,显然打算长期停止这一活动。洪熙元年(1425)二月,仁宗又命郑和领下番官军守备南京,与内官王景弘、朱卜花、唐观保协同管理内事,彻底停罢了下西洋事务。 仁宗对外政策的收缩不仅体现在下西洋上,在安南问题上也是如此。自永乐十六年黎利起兵后,与明军长年交战,互有胜负,安南一直未能彻底平定。仁宗享国日短,但对交趾黎利等人进行招抚的政策始于其手。他期望黎利“万一良心未丧,庶或易虑”(29),召回素有民望的黄福,听信宦官山寿等人的建议招抚黎利。这些招抚举动延误战机,给了黎利喘息壮大的机会,直接导致明军在安南的形势严重恶化,最终朱高炽的继任者明宣宗朱瞻基不得不弃置交趾。 宣宗朱瞻基一开始并不完全寄希望于和谈,而是积极用兵希望以军事上胜利来解决安南问题。他虽然也采用招抚的手段,但并不相信黎利能诚心归顺。早在洪熙元年闰七月癸丑,宣宗就敕谕交趾官军:“朕度此贼谲诈,必无归顺之心。但诡词缓师,彼得从容聚众,将来必为边患。尔等曾无虑及此乎?”(30)十一月辛酉,宣宗敕曰:“始若取之,易如拾芥。乃信庸人之言,惟事招抚。延今八年,终不听命,养成猖獗之势……陈智、方政专督进兵,务在协和成功,不许缓机误事。若来春捷报不至,责有所归。”(31)他希望官军放弃侥幸心理,全力进兵。然而据《明宣宗实录》记载,第二天宣宗即对杨士奇、杨荣表达了放弃交趾、使其重新立国的想法,并言“三二年内,朕必行之”(32)。宣宗言行看似不一,其实有其立场:希望明朝能够体面地从安南撤军。朱瞻基虽然决意放弃交趾,但若匆忙撤兵,一则明朝威严受损,二则自己必然背负抛弃祖业的骂名。而在克敌制胜之后再寻陈氏后人册封,既能保全明朝的颜面,又顺从了“祖宗之心”。 宣宗的想法很好,无奈用人失当,明军在前线节节败退。到了宣德元年(1426)十月宁桥之役后,安南人即言“自此明之正朔不行于我郡县矣”(33)。宣德二年(1427)十月,黎利称寻得陈氏后人陈暠,宣宗有了台阶,遂于十一月撤三司,官军回国。宣德三年(1428)五月,黎利称陈暠病死,陈氏子孙已绝,请宣宗封自己做安南国王。宣宗既不愿再生战事,又不满黎利明目张胆的欺骗,不想就此满足其封赐的要求,于是命安南继续寻找陈氏子孙来继承王位,并命其归还被俘的明朝官军及兵器。而安南则回复两者都已未有现存。如此往来几番,双方都不愿妥协。直到宣德五年(1430)四月,宣宗敕谕黎利:“今安南头目耆老共言陈氏之后已绝,无从访求,如前所奏。又言尔利谨厚,抚绥有方,甚得民心,可堪管慑,朕用嘉悦,盖从民所志,朕之素心。其广集安南头目耆老更询陈氏,如果无后,连名奏来朕与处置。”(34)宣宗做出了让步,明朝还放弃了寻回兵器,只要求遣还滞留人员。宣德六年(1431)五月,宣宗仍旧对黎利所作所为耿耿于怀,甚至在诏命中还质疑陈暠之死“果天意乎?抑人谋欤”(35),却也迫于无奈,授命黎利“权署安南国事”。虽然直到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黎利之子黎麟才获得安南国王的封号,但此次授命等于承认了黎利在安南统治的合法性。朱瞻基对寻找陈氏后人册封的坚持就是为了保留自己和明廷的最后一丝尊严,然而失败的事实摆在眼前无法改变。万邦之宗的大明皇帝就这样被黎利玩弄于股掌之间,大明帝国颜面尽扫。 朱瞻基于宣德五年六月重新启动了搁置已久的下西洋活动,其背后的动机显而易见,那就是试图挽回大明王朝的尊严,因为安南战争的失败令宗主国明朝的声望受损。朱瞻基宣称此次下西洋的原因是自己即位改元“诸番国远处海外,未有闻知”(36)。《明史》说是“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37)。言辞虽然略有不同,但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宣宗即位已久而诸番国朝贡不勤。西洋地区陆海各国,除了爪哇、占城、暹罗使者每年入贡,其余诸国只有苏门答剌、满剌加、浡泥、白葛达、榜葛剌各于宣德元年入贡一次外,大明帝国竟然门前冷落,不复永乐时“朝觐贡献之使接踵道路”的盛景。西洋各国何以冷落了昔日的宗主国呢?这当然与明朝弃置交趾有直接的关系,军事上的失败直接导致明朝影响力下降。朱瞻基解决了安南问题之后,立刻着手稳定西洋的朝贡体系。这次远航郑和等以宣德五年六月奉命,但因下西洋停罢已久,准备的时间较长,在长乐港停泊到宣德六年十一月才出发。宣德八年(1433)七月六日回京,历二十余国,归途中郑和逝世。这是他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宣德皇帝欲以下西洋稳定西洋的宗藩体系,当时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来自南洋、波斯湾和非洲的大约十五个国家向明朝遣使纳贡。然而之后更多的事实证明,宣德“弃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长期的和致命的。这一事件沉重地打击了明朝在西洋地区的国际声望,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失去了安南意味着失去了西洋,这一点恐怕是朱瞻基也没有料到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