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论永乐“郡县安南”对“郑和下西洋”之影响(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文史哲》2014年5期 杨永康/张佳玮 参加讨论

    四、安南复立与失落的西洋
    打败强大的明王朝提升了安南的影响力。宣德二年,明朝还未退兵,占城、哀牢等已经向安南进贡(38),以示臣服。宣德三年,黎利称帝,以大越为国号,史称后黎朝。乘着打败了明王朝的余威,黎氏政权乘机对外扩张,成为中南半岛的霸主。越南学者称:“当时的大越国在东南亚是一个强盛的国家。国家的地位和威信得到了提高,民族独立得到了保障……在黎朝时期,占婆、老挝、真腊、暹罗等国都派遣使者来交好,北方的封建统治者也不敢来侵犯我国……1447年,黎朝把盆蛮合并到大越国的版图里,成立了镇宁府。1446年和1471年,黎朝两次出兵攻打占婆。在第二次战争中,黎朝占领了一部分占婆的领地,设立了广南道。”(39)不唯如此,黎氏政权虽对明朝自称藩臣,然终明一朝持续不断地侵扰中国海陆南疆(40)。
    尤其是在黎圣宗黎灏在位时期,安南基本不把宗主国明朝放在眼里。《明史》称:“灏雄桀,自负国富兵强,辄坐大。”(41)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安南侵据广西凭祥。成化七年,安南攻破占城,执其王盘罗茶全,逾三年又破之,执其王盘罗茶悦。接着又继续侵犯中国的广东、广西和云南。宪宗朱见深虽屡降敕谕,却“无厉词”。由于宪宗的姑息,黎灏更加肆无忌惮。“时安南索占城犀象、宝货,令以事天朝之礼事之。占城不从,大举往伐”(42)。明明是黎灏想让占城臣服,他却将侵略占城的行为说成是“其国自乱,非臣灏罪”。明朝劝其归还占城领土,黎灏大言不惭地说:“占城非沃壤,家鲜积贮,野绝桑麻,山无金宝之收,海乏鱼盐之利,止产象牙、犀角、乌木、沉香。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得其货不足富,此臣不侵夺占城故也。明诏令臣复其土宇,乞遣朝使申画郊圻,俾两国边陲休息,臣不胜至愿。”(43)由于明朝的不作为,黎灏的野心更加膨胀,“灏既破占城,志意益广,亲督兵九万,开山为三道,攻破哀牢,侵老挝,复大破之,杀宣慰刀板雅、兰、掌父子三人”。成化十七年(1481),满剌加亦被安南所侵。中南半岛诸国被安南搞得人心惶惶,作为宗主国的明朝却无力解决。
    明朝从安南撤军之后,甚至连一向勤修职贡的占城也公然挑衅明朝的权威,违抗明朝的命令。正统元年(1436)五月,明英宗朱祁镇敕谕占城国王曰:“近者暹罗国使臣奏:宣德四年本国差使臣同番伴男妇一百余口,驾舡及方物入贡,至国新州港口被国人拘留。宣德六年,朝廷下西洋官(军)二十余人乘船值风,飘到王国地方,亦被拘收。敕至,王即将原留暹罗国人口方物及下西洋官军尽数(放)回,使彼此人民各得遂其父母妻子完聚之愿,王亦长享安乐。否则天地鬼神必有所不容者。王其省之,体朕至怀。”(44)然而到了正统十一年(1446)七月英宗敕谕占城国王时仍言:“又常遣敕令王国中,将先所拘留暹罗国使臣人伴一百二十余人发回本国,及将朝廷下西洋陈千户等官军人伴二十一人差人护送赴京。迄今岁久,俱无奏报发遣。此亦尔先王时事,未知王常闻否。敕至,王宜体朕恤人之心,即一一按究照数发回,使人各得还其乡里,以遂父母妻子团圆之乐。”(45)据此二敕可知,占城在宣德四年曾扣留暹罗使明的使者以及贡物,在宣德六年甚至扣留了明朝下西洋失散的官军,这两件事都发生在明朝从安南撤军后不久。更有甚者,朱祁镇十一年间几遣敕谕追究竟无结果。由此可见,宣德以后明王朝对占城的影响力也大大下降,这种事在永乐郡县安南时期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如此,由于明朝对安南的姑息,占城最终被安南控制。明朝失去了对占城这个南海交通中心站的掌控。
    满剌加还发生了明使林霄被拘留饿死的事件。《明宪宗实录》载:成化十八年(1482)七月“以刑科给事中林霄为正使、行人姚隆为副使,赍诏封暹罗国王世子国隆勃剌略坤息利尤地为国王”(46)。又《明孝宗实录》载:弘治七年(1494)三月“刑科给事中林霄成化中奉诏使暹罗殁于其国,至是,其子菲援例乞读书国子监自效。上曰:‘以死勤事,古人所恤。林霄奉使殁于万里外情亦可悯,其子菲奏欲送监读书,非寻常滥乞恩泽者比。’特允之”(47)。根据这两条材料,林霄死于这次出使暹罗的活动中,死因不明。但是还有一条材料间接地揭露了林霄的死因,“如往时给事中林霄之使满剌加,不肯北面屈膝,幽饿而死,而不能往问其罪。君命国体,不可不惜”(48)。这些话是给事中任良弼劝谏明武宗时所说,被《明武宗实录》记载下来,其可靠性应该没有问题。由这条材料可知,林霄出使暹罗的同时也曾出使过满剌加,为了维护明朝的尊严,林霄“以死勤事”被满剌加拘饿而死。而明朝也没有办法惩罚满剌加,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明实录》记载此事语焉不详,前后矛盾,恐怕还是为了维护“君命国体”,有意隐讳。西洋小国满剌加居然胆敢侮辱明使,明朝在西洋影响力之下降可以想见。
    明宣宗朱瞻基虽然主动放弃安南,但并不想放弃西洋,他派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就是为了挽回明朝的颜面,继续维持朱棣所建立的西洋朝贡体系。也许是北方的压力使大明帝国无暇南顾,宣德以后不仅宝船停下西洋,他的子孙们采取了更加消极的态度对待西洋事务。明朝不愿介入西洋番国之间的纷争,仅维持口头的劝诫。有时连赐封番国的使者都不愿意派遣,就怕被扣为人质。“大抵海外之国,无事则废朝贡而自立,有事则假朝贡而请封”(49),堂堂的大明帝国居然被西洋小番玩弄于指掌,天威扫地。原先与明朝关系密切的浡泥、苏门答剌诸国宣德后贡使渐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50)。明朝宗主国的地位名存实亡。永乐时期西洋朝贡体系的建立是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的,中南半岛各国慑于明朝郡县安南带来的陆路压力,西洋岛番则慑于郑和船队带来的海路压力,不得不向明朝俯首称臣。安南复立标志着明朝在陆路上的战略退却,中南半岛诸国不再驯服;停下西洋标志着明朝在海路上的战略退却,海岛诸国压力骤减。明朝在南海地区军事存在的消失直接导致西洋朝贡体系的松散与瓦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