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三二《西域传四·于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14页。 ②《明太宗实录》卷二十四“永乐元年十月辛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435页。 ③《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二“永乐元年八月癸丑”,第408页。 ④夏燮:《明通鉴》卷十四“成祖永乐三年六月乙卯”,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47页。 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80-581页。 ⑥吴晗1936年3月在《清华学报》发表《十六世纪前之中国与南洋》,引发了关于郑和下西洋目的和性质的讨论。许道龄、李晋华、童书业先后在《禹贡》发表了八篇论文来阐述他们的不同观点,各方进行了持续一年多的论战。吴晗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经营国际贸易”,以此来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同时也寻找建文帝踪迹。许道龄则认为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踪迹建文、宣扬国威以巩固皇位。李晋华赞同许道龄的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以金银绮帛赐诸番”,不具贸易性质。直至1937年4月童书业撰《重论郑和下西洋事件之贸易性质》,为这场讨论画上了句号。文中对吴晗的说法进行了修正,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最大目的是统治异域,而其活动具有“贸易性质”。参见时平:《近百年的郑和研究》,《回族研究》2003年第1期。 ⑦如向达、尚钺等认为下西洋的目的是针对中亚蒙古帖木儿帝国对明朝西北的威胁。韩振华认为下西洋的目的还是明朝政府积极推行“朝贡贸易”和“赍赐贸易”。时平等则从海权的角度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性质、作用和其应得的评价进行了探讨。见向达:《试说郑和》,《进步日报》1951年11月3日;韩振华:《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厦门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时平:《从明初“大一统”观看郑和下西洋的动机》,《“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2002年10月。 ⑧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简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第1期;钱志乾:《讨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⑨《明太宗实录·序》,第1页。 ⑩郑和、王景弘等撰:《天妃之神灵应记》,见郑鹤声、郑一钧编著:《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中册(下),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第1019-1021页。 (11)《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二“永乐元年八月癸丑”,第408页。 (12)《明太宗实录》卷二十六“永乐元年十一月辛丑”,第488页。 (13)《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七“永乐二年正月丁巳”,第494页。 (14)《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三“永乐二年八月”,第582-596页。 (15)《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七“永乐二年十二月壬辰”,第636页。 (16)《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四“永乐三年七月甲辰”,第693页。 (17)《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三“永乐四年四月辛未”,第791页。 (18)《明太宗实录》卷六十八“永乐五年六月癸巳”,第958页。 (19)《明太宗实录》卷五十八“永乐四年八月壬子”,第852页。 (20)参见万明:《郑和与满剌加——一个世界文明互动中心的和平崛起》,《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 (21)[越南]明峥:《越南史略(初稿)》,范宏贵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第133页。 (22)《明太宗实录》卷七十一“永乐五年九月癸酉”,第997-998页。 (23)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二四《外国传五·爪哇》,第8403页。 (24)《明太宗实录》卷七十二“永乐五年十月辛丑”,第1009页。 (25)《明太宗实录》卷一七○“永乐十三年十一月辛酉”,第1901页。 (26)《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三十六“永乐十九年四月乙巳”,第2267-2268页。 (27)此据《明太宗实录》卷一二七至卷一八三统计,并参照《明史》本纪相关记载。 (28)《明仁宗实录》卷一上“永乐二十二年八月丁巳”,第15页-17页。 (29)《明仁宗实录》卷二上“永乐二十二年九月癸酉”,第40页。 (30)《明宣宗实录》卷六“洪熙元年闰七月癸丑”,第148页。 (31)《明宣宗实录》卷十一“洪熙元年十一月辛酉”,第313-314页。 (32)《明宣宗实录》卷十一“洪熙元年十一月壬戌”,第316页。 (33)吴士连等撰,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中心所,1984年,第529页。下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34)《明宣宗实录》卷六十五“宣德五年四月乙酉”,第1539页。 (35)《明宣宗实录》卷八十“宣德六年六月己亥”,第1849页。 (36)《明宣宗实录》卷六十七“宣德五年六月戊寅”,第1576-1577页。 (37)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四《郑和传》,第7768页。 (38)吴士连等撰,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第534、540页。 (39)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著:《越南历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19-320页。 (40)郭振铎、张笑梅主编:《越南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5-427页。 (41)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二一《外国传二·安南》,第8327页。 (42)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二四《外国传五·占城》,第8388页。 (43)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二一《外国传二·安南》,第8328页。 (44)《明英宗实录》卷十七“正统元年五月庚寅”,第341-342页。 (45)《明英宗实录》卷一四三“正统十一年七月己巳”,第2823页。 (46)《明宪宗实录》卷二二九“成化十八年七月庚辰”,第3925页。 (47)《明孝宗实录》卷八十六“弘治七年三月辛亥”,第1606页。 (48)《明武宗实录》卷二“弘治十八年六月庚午”,第73页。 (49)《明武宗实录》卷二“弘治十八年六月庚午”,第78页。 (50)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四《郑和传》,第776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