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所谓盐引,指商人运销官盐的凭照。其法始于宋代的盐钞,后盐钞大坏乃换盐引。元、明两代沿袭之。清制,每年由户部颁发指定口岸销售的盐的斤数,由商贩运,不准引、盐分离。每引行盐数目,少则百斤,多则千斤不等,各省不同,课税轻重不一。其盐场行销之地称为引地,额销之数称为引额。详见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4征榷六。 ②关于“淮盐引地规复之争”的相关研究,主要见之于徐彦玲《曾国藩规复淮盐引地思想探析》(载《新学术》2008年5期)、王静雅《晚清盐业制度运行特点评析》(载《兰台世界》2013年7月)两篇论文;郭正忠的《中国盐业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陈锋的《清代盐政与盐税》(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也有部分章节提及。 【参考文献】 [1]郭正忠.中国盐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怡良.就场征课并改道运销折[M]//庞际云.淮南盐法纪略:卷1.刊本.扬州:淮南书局,1873(同治十二年). [3]何桂清.请暂停场员考核折[M]//淮南盐法纪略:卷10.刊本.扬州:淮南书局,1873(同治十二年). [4]谢俊美.常熟翁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2. [5]王守基.四川盐法议略[M]//陈锋.清代盐政与盐税.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97. [6]曾国藩.淮南盐运畅通力筹整顿折[Z]//曾国藩全集·奏稿:卷20.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1212. [7]曾国藩.请禁川私行楚收复淮南引地折[Z]//曾国藩全集·奏稿:卷27.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8]曾国藩.楚岸盐引淮川分界行销折[Z]//曾国藩全集·奏稿:卷30.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9]何衣栋.皇朝经世文编四编:卷30[Z]//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6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353. [10]谢俊美.翁同龢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翁同龢.致五兄.翁同龢手札:第4册[M].上海:上海有正书局,1924: 126-127. [12]王延熙,王树敏.皇清道咸同光奏议[Z]//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13]胡林翼.奏陈楚省盐法乞酌拨引张疏[Z]//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4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7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