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条目遗留的问题 朱熹《通鉴纲目》一书,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极其重要的著述,影响深广。南宋之后,直与孔子《春秋》并称,曰“《春秋》大义,《纲目》大法”,视为历史观念之圭臬。《增订编年》于公元1172年立“朱熹著《资治通鉴纲目》”条,⑥基本依照杨翼骧先生原书资料,篇幅已经相当可观,未多做补充修订。然而这遗留了一些史学界意见分歧,且尚未解决的问题,十分需要进行学术研讨。 第一,《通鉴纲目》何时完成初稿?汤勤福先生根据朱熹于淳熙九年(1182年)十一月上书宋孝宗,说到《通鉴纲目》“数年之前草稿略具”,认为:“《通鉴纲目》的初稿至少完成于淳熙七年(1180年)二月之前”⑦。其实早在1994年,叶建华先生即已发文考订这个问题,引证朱熹《答吕伯恭》书中“《纲目》草稿略具,俟写校浄本毕,即且休歇数月,向后但小作功程,即亦不至劳心也”,指出《通鉴纲目》初稿完成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⑧这个考订是成立的,后来郭齐先生为驳汤文,再次引用同样史料重申以上结论,⑨此项史实已能得以确认。 第二,关于曾经单行的《通鉴纲目凡例》,争议颇大,汤勤福先生直指现存的《资治通鉴纲目凡例》为伪造,而且是与所谓朱熹致赵师渊的“八书”(八封书信)联结一起,原因是现存《通鉴纲目凡例》与“八书”,早年无人知晓,据称都是几十年后朱子后学王柏从赵氏家中得到,二者来源一致,故同是伪造。⑩朱熹撰写《通鉴纲目》先成《凡例》,这在他与门人、友人的书信中多次谈到,若断定现存本是伪书,须有确证,郭齐先生的文章指出汤文的辨伪,缺乏可以成立的理据。对于朱熹的文集何以未曾收录“八书”,郭文解释为“文献流传过程中出现种种复杂情况,是常有的事”,直至现代,还曾发现朱熹的佚文。(11)但他却未解答汤文的质问:在朱子后学编纂朱熹文集之时,作为朱熹弟子的赵氏,为什么不提供这八封书信? 第三,赵师渊在《通鉴纲目》的编纂中有何作为?一种意见是认为朱熹定“纲”,弟子赵师渊撰“目”,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即如此论述。又一种意见则强调赵师渊不仅撰“目”,而且参与定“纲”,应当是主要作者,刊印此书应该题写赵师渊之名。(12)而认为“八书”本是伪造的学者,自然就否定了赵师渊曾经参与《通鉴纲目》的编纂工作。 根据现存资料以及对史学界不同观点的清理,《通鉴纲目》编纂状况可以概述如下: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决计编纂《通鉴纲目》,首议《凡例》,且随即开始编辑。有蔡季通、李伯谏等多人协助,朱熹本人裁定。至乾道八年(1172年)《通鉴纲目凡例》已经完成,史稿正文也进展迅速,初具规模,朱熹此时信心百倍,故撰写了《资治通鉴纲目序》一文。至淳熙二年(1175年),已然“草稿略具”,即完成初稿。这在前揭叶建华之文章中有所考述。 此后,朱熹对书稿开始做全面的修订工作,淳熙三年至五年颇有成效,但淳熙六年以后,由于官职外任,修订之事有所因循,而且越来越感到艰难。其原因是全盘修改此书,不仅要使内容和表述符合自订的《通鉴纲目凡例》,而且史事考证、文字校订,不胜其烦,故每有“大惧不能卒业,以为终身之恨”(13)的感慨。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上书提到修订《通鉴纲目》事,意欲争取朝廷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希望落空。因身体多病,缺少助手,其后史稿的修订使朱熹更为力不从心,常常在信件中叹息缺乏专力助手,难于进展。 朱熹的学生人数甚多,但其中缺乏史家,修订《通鉴纲目》又难度极大,任凭朱熹叹息,仍无人敢于应承。迨至晚年,终于有赵师渊领受了《通鉴纲目》的修改工作。那么赵师渊是哪一年开始承担此务?笔者认为绝不早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理据有二:赵师渊先曾为官,不可能承当修史之任。庆元元年(1195年)才免官东归,不再复出,此其一;庆元二年朱熹在《答辅汉卿》书信中称:“诸书无人整顿,抄寄然改处亦不多”(14),可知赵师渊此时尚未担负“整顿”《通鉴纲目》之事。 赵师渊作为朱熹的学生和朱家的亲戚,可能出于对老师的同情而担负修订《通鉴纲目》的重任,无奈其见识、能力不佳,结果不仅未能完成,而且颇多舛误。赵氏仅从事修订工作三年,朱熹即已逝世,此后不了了之。朱熹后代与众多朱门后学,也必定对此大不满意。赵氏心有赧然,自然不好意思公布朱熹关于修订《通鉴纲目》的“八书”,而朱熹后人编辑朱熹文集,也对这样的书信不予重视。又因《通鉴纲目》之文远不能契合《通鉴纲目凡例》,后来刊刻全书便舍弃了《凡例》。孰料几十年后事过境迁,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却钩沉发隐,令《通鉴纲目凡例》与朱熹“八书”再现于世,且引出种种误解,这是《通鉴纲目》整个编纂、流传过程中的一场尴尬。赵师渊于《通鉴纲目》贡献不大而疏失颇多,历代不少学者对本书多所指摘,赵氏难脱缺欠史才、修订不力之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