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张越:《跨三代学者,筑学术基石——简评〈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7日。 ②《梁书》卷30,《裴子野传》载有范缜上表称“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是《宋书》已在南齐时流行,疑改朝换代为萧梁后,沈约仅以改动萧梁避忌处为重点略作修订而已,主要撰著工作当是在南齐时完成。 ③见《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先秦至隋唐五代卷,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50页。 ④见《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先秦至隋唐五代卷,第189页、190页。 ⑤《北齐书》卷8,《后主纪》,《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先秦至隋唐五代卷,第194页。按:从现有资料看来,此次对《魏书》并未完成多大改动。 ⑥见《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宋辽金卷,第273-276页。 ⑦汤勤福:《朱熹与〈通鉴纲目〉》,《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⑧叶建华:《论朱熹主编〈纲目》,《文史》第39辑,1994年3月。 ⑨郭齐:《关于朱熹编修〈资治通鉴纲目〉的若干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⑩汤勤福:《朱熹给赵师渊“八书”考辨》,《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 (11)见郭齐《关于朱熹编修〈资治通鉴纲目〉的若干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2)见严振非《赵师渊与〈通鉴纲目〉》,《文史哲》1991年第1期。 (13)朱熹:《答李滨老》,《晦庵集》(《四库全书》本)卷46。 (14)朱熹:《答辅汉卿》,《晦庵集》卷59。此信系年据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三联书店2010年版。 (15)见刘坦《中国古代之星岁纪年》,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0-31页。 (16)《增订中国史学资料编年》元明卷,商务出版社2013年版,第496页。 (17)《汉译满文老档》崇德朝第36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册,第1698页。 (18)《太祖武皇帝实录》卷1,戊子年九月。据《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后同。 (19)《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辛丑年九月。 (20)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清实录》第1册,《满洲实录》卷末第423页。 (21)见乔治忠《清太祖一朝实录的纂修与重修》,《南开学报》1992年第6期。 (22)《清圣祖实录》卷248,康熙五十年十月丁卯。 (23)《清圣祖实录》卷249,康熙五十一年正月丙午。 (24)《清圣祖实录》卷245,康熙五十年三月庚寅。 (25)《清圣祖实录》卷264,康熙五十四年六月戊辰。 (26)《清圣祖实录》卷218,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壬戌。 (27)以上依此见《清圣祖实录》卷240,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癸未,《康熙起居注》五十六年八月初四日乙酉、五十六年十月三十日庚戌。 (28)见《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清代卷第255页,雍正元年“王鸿绪再进《明史稿》”条目。 (29)载《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