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以1998-2011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区内的大沽—伊尔提斯—兰斯路更名争议为例,逐一梳理这组路名作为“庚子大沽之战”胜利纪念所包含的威廉帝国中国殖民历史为表,本土“海军热”为里的双重记忆;以及因在当代被视为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象征,而在城市公共空间持续引发争议的过程。作者尝试通过分析这一看似地区事务背后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厘清这场围绕保留还是移除路名的争议从形成到解决的根本原因,亦借此呈现德国公共领域在处理此类所谓消极集体记忆的意义转型时的具体实践探索。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SSO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琼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在柏林西南郊幽静的自由大学主校区内,有三条相互交会的短小道路:“伊尔提斯路”(Iltisstr.)、“兰斯路”(Lansstr.)和“大沽路”(Takustr.),而在这三条街上分布着不少大学行政、学术与文化机构。乍看之下,与校园内的其他道路并无二致,然而就在这三个看似并无玄机的路名符号背后,却掩藏着德意志帝国对华殖民史上的一桩重大事件——庚子大沽之战。1900年6月17日深夜至次日清晨发生的这场口岸攻防战,史称“庚子大沽(口)战役”,以区别于中国近代史上围绕大沽炮台的另外三场重要同名战役。这场战役不仅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先声,更因德军主导整场战斗,在德国国内被作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关键事件而备受瞩目。 1900年5月起,各国驻京使馆以规避拳民滋扰、保障使馆与外国居民安全为由,决议派兵入京并在津驻泊军舰。6月6日,联军统帅英国海军上将西摩(Edward Seymour)在收获英国驻华公使电文后即率部由津入京。但因清廷已于13日正式下令“实力禁阻”西摩部入京,加之义和团的屡屡进攻,使得这支部队与天津的领事团及这期间陆续抵达大沽的各国军舰联系中断。①因形势晦暗不明,德军舰队统帅、海军上将裴德满(Felix Bendermann)坚持认为必须采取必要的军事措施。根据当时德国远洋舰队战争日志的记载,裴氏意在先下手为强,计划通过夺取水路以保障联军陆路通行畅通,避免增援部队重蹈西摩覆辙,而夺取水路的重要一环就是控制大沽炮台。②经过反复争论,德国军队提出的作战计划最终于16日上午在联军高级将领联席会议获得通过。计议停当的联军当局于当晚9时许才向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17日深夜两点前放弃大沽炮台。随后罗荣光将这一通牒向上请示,将拒绝出让炮台的意见通过当时在场的“伊尔提斯”号指挥官、海军少校威廉·兰斯(Wilhelm Lans)传递给联军方面。③6月17日零点50分,战斗随着中国守军的第一炮打响,但相比中方仓促应战,列强方面则有周密部署。④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炮台中国守军一度压制联军火力,重创联军数艘战舰及一定数量的战斗人员,虽奋力苦战六个多小时,终因孤立无援且出现爆炸意外,不敌联军舰船火力配合陆战队登陆突袭的战术,伤亡惨重,罗荣光亦壮烈殉国。至清晨6点30分许,大沽炮台陷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