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萨迦女性(Female Saga)叙事向度——敌基督者(antichrist)与红颜祸水 在中世纪北欧文学中,广义萨迦指的是用散文体记述的故事或历史;狭义萨迦指的是传说或历史的传奇(fiction),作者凭借想象重现过去,并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组织素材。现代西方学者将萨迦分为3大类:记述斯堪的那维亚许多统治者的王室萨迦;记述神话与传奇的传说萨迦;冰岛人萨迦,亦称家族萨迦。冰岛人萨迦,文献价值最高,记载了冰岛萨迦时代(930——1050年)的社会状况,写成于1190——1320年间。在冰岛语中,萨迦是“说”或“讲”的意思,由此可见,萨迦是一种口头文献体裁。传统学术观点认为,冰岛人萨迦是关于历史人物的口头传说,经几代人口口相传,汇集成文。当代西方学术界基本否定了这一观点,认为冰岛人萨迦与历史小说相仿佛,人物与事件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当然,冰岛人萨迦叙事取向是传奇性,而非历史性的。这削弱了冰岛人萨迦的历史文献性价值,但仍不失为理解维京时代文化与精神风貌的第一手史料。 冰岛人萨迦中的女性形象既个性鲜明,又历经坎坷,既是传奇叙事,又有历史真实,可谓亦真亦幻。维京妇女与探险、征战及其由之而起的纷争有着宿命般的纠结。在《格陵兰萨迦》(Grnlendingasaga)和《红发埃里克萨迦》(Eiríks saga raua)中出现的弗蕾蒂(Freydìs),是格陵兰酋长红发埃里克(Eiríks raua)的女儿。她的名字是由北欧神话中爱情、生育、战争与死亡的女神弗蕾娅(Freyja)而来的。弗蕾蒂像弗蕾娅一样贪婪,萨迦描述道:“她是桀骜不驯的女人,她的丈夫瑟瓦尔特()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她为了金钱才同他结婚。那时,格陵兰的居民都是异教徒。”(12) 这表明,冰岛人萨迦的确是基督教化后的作品。弗蕾蒂参与了格陵兰人发现北美文兰(Vinalnd)的探险活动。西方学者依据萨迦,认为维京人比哥伦布早500年发现了美洲。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纽芬兰省(Newfoundland)发掘出一处维京人定居点遗址,印证了西方学者的这一判断。(13) 《格陵兰萨迦》记述,冰岛人兄弟俩——赫尔基(Helgi)和芬堡吉(Finnbogi),来到格陵兰。弗蕾蒂向兄弟俩提出,如果他们同她一同驾船到文兰,将得到在那里所得的一半。兄弟俩欣然应允,双方约定各带30名壮丁。弗蕾蒂偷偷地多带了5名壮丁,兄弟俩却没有发现。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文兰,弗蕾蒂立刻翻脸,不让兄弟俩及其壮丁住进她的兄弟列弗(Leifr)早前建的大屋。赫尔基、芬堡吉和同伴们,在凛冽的严冬中饥寒交迫。一天凌晨,弗蕾蒂穿上丈夫瑟瓦尔特的长袍,找到兄弟俩,说要买他们的船以便离开这里。兄弟俩再也不愿多看她一眼,立刻同意卖船。弗蕾蒂回来却告诉丈夫,她去买兄弟俩的船,兄弟俩打她、侮辱她。弗蕾蒂威胁离婚,迫使丈夫瑟瓦尔特带领壮丁,为她向兄弟俩及其同伴复仇。弗蕾蒂和丈夫带人来到兄弟俩的营地,发现他们还在酣睡,就把他们绑起来,一个接一个地往外拉,拉出来一个,砍死一个,不一会儿,兄弟俩和男丁都被砍死了,只剩下了妇女。弗蕾蒂的丈夫和壮丁,不愿意砍杀妇女,弗蕾蒂喊道:“给我一把斧子!”她操起斧子,把剩下的5名妇女斫毙。弗蕾蒂独占了全部收益和兄弟俩的船,贿赂同伙保守这个秘密。这件事情还是传到了列弗那里,但列弗不打算惩罚她的罪恶,只是预言她的后代将穷困潦倒,人们将只记住她和她丈夫的罪恶。(14) 在冰岛人萨迦中,弗蕾蒂集反基督性于一身,是敌基督者的化身:蛊惑良善、巧言令色、造谣惑众、颠倒黑白、背信弃义、见利忘义、杀人越货、怙恶不悛……弗蕾蒂是基督教对异教徒妇女的厌女征候(misogyny)的集中展现,不同于圣经文学中的男性敌基督者,她没有任何宗教意识与宗教情怀,是俗界的歹毒妇人。同时,弗蕾蒂形象也透露出维京妇女的主体性,尽管心狠手辣,但是敢作敢为。弗蕾蒂作为敌基督者的意象,内在地颠覆着以基督性为天然合法性载体的男性史观(patriarchal perspective),彰显着女性主义史学解构传统中世纪学(the medievalism)的型构(episteme)。 与弗蕾蒂的敌基督者形象相辅相成的是,冰岛人萨迦中篇幅最长的《尼亚尔萨迦》(Njàls Saga)中出现的哈尔盖德(Hallgerr)。《尼亚尔萨迦》成书于1280年其后,作者已不可考,记述了950至1016年冰岛人的史事与故事。哈尔盖德“美丽佻挞,丝般秀发,飘垂腰际”,(15) 是“红颜祸水”的标本。她的第三任丈夫贡纳尔(Gunnarr)是冰岛最杰出的弓箭手,却死于由她而起的纷争——贡纳尔的弓箭弦断了,要哈尔盖德两缕头发,做新箭弦。哈尔盖德死活不给,结果贡纳尔在仇家的伏击中丧生。而那次伏击,又是由于哈尔盖德偷窃邻居的粮食结仇而引起的。(16) 哈尔盖德是不折不扣的麻烦制造者,到处惹是生非,与贡纳尔新婚燕尔之际,就和贡纳尔的挚友尼亚尔的妻子贝格托拉()发生冲突。贡纳尔与哈尔盖德应邀到尼亚尔庄园赴宴,哈尔盖德一下坐到尊席上,失去颜面的贝格托拉不得不把她撵起来。哈尔盖德回家后,立刻派出家丁去袭击贝格托拉的家丁。两家由亲如一家,反目成仇,势成水火。冲突逐步升级,她们的丈夫、孩子与亲戚都卷入了。最后,在血亲复仇的恶性循环中,《尼亚尔萨迦》的主人公们伤亡殆尽。(17) 女性主义史学发现了哈尔盖德形象的吊诡,“哈尔盖德”是北欧中世纪基督教化后,对于异教妇女的否定性型塑。同时,她又在这种否定性叙事中,完成了对自己人性的肯定,“哈尔盖德”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性情乖张的维京妇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