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从巴士底遗址开始,因为这里是旧制度专制与暴政的象征,意味着革命是从打破旧世界开始的。但破旧只是手段,立新,或者说向人们许诺一个光明的未来,才是目的。为了让人们相信描摹的蓝图具有真实的根基,革命者们努力赋予典礼仪式神圣的光环。他们惯常的做法,是去时间深处追溯某些东西,将自己的时代“要么与原始历史——一面尚未歪曲自然原貌的镜子——联结,要么与保持纯洁本真的自然本身联结”(32)。法国的革命者们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造,因此他们雄心勃勃地要推翻已然的历史,并在废墟上清扫出最初始的地基——自然状态,重建卢梭笔下原始约定时代那种人人平等、团结友爱的社会。(33)“自然”雕像被放在了第一站,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逻辑。节日设计者创作的思路是:自由权利是天赋的,只是被过去一段(邪恶的)历史给遮蔽了;推翻旧制度恢复自然状态时的自由权利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国民公会主席埃劳·德·塞舍尔在自然雕像前的致辞,从一个侧面阐释了剧情的深意:“正是从您的乳房里,从您神圣的源泉里,人民恢复了权利,获得了新生。”(34) 在打碎旧制度开启法兰西民族的“自由元年”(35)之旅后,须经过艰苦曲折的历程才能最终抵达希望之乡,充满传奇的革命才会让人听上去感觉弥足珍贵。接下来的故事是:新生的自由事业受到了各种敌人的威胁,但总有某种力量适时挺身而出予以拯救,且将之进一步推向前进。 1789年,在贵族阴谋猖獗、革命面临半途而废之时,有了“十月的日子”。鱼市街的妇女们率先前往凡尔赛,迫使国王签署了八月法令,并将国王带回巴黎置身于公民当中,从而推动了自由事业继续向前。塞舍尔在凯旋门站的激昂演说,其主题就是自由事业不可阻挡:正是自由,点燃了少数妇女内心的果敢之情,暴君的仆从们在她们面前纷纷逃匿或溃败;为着自由,纤巧之手制造的枪炮齐发,在暴君耳里听起来犹如惊雷,预示了所有命定的变化。(36)接下来的重大转折是1792年推翻君主制并将国王送上断头台(1793年1月21日)。因此,革命广场的展示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暴君已死,自由登基”,法国已是一个平等友爱的共和国。塞舍尔在该站的致辞也努力地向人民宣示着这一点。但接踵而至的民族分裂和政治党争相互纠葛,威胁着新生的共和国。荣军院广场上赫尔库勒斯脚下的那头怪兽,“其罪恶之手妄图破坏束棒,分裂大自然将之联合在一起的物事,它就是联邦主义”(37)。此时,与真理和正义联手的法兰西人民起而捍卫了自由,为第五站共和国和新宪法被供上神坛奠定了基础。全剧在塞舍尔高呼“誓死捍卫宪法,共和国万古长青”(38)中达到了高潮。 整个“统一不可分割节”的空间建构和各种戏剧表现手段,正如奥佐夫所说的那样,就是一部大革命简史。但节日组织者书写这部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带领民众回顾过去,而是通过内蕴的寓言信息告诉民众:(1)共和国和新宪法是历史进程选择的结果;(2)新确立的世界自由、平等、友爱,是一个已登临善美境界的世界。所以,节日既是庆祝,庆祝革命开辟了新的历史进程,新的历史进程又最终选择了人民和山岳派主导的共和国;节日同时也是告别,因为革命已做出最终选择,达至善美结局,告别革命让现在永恒。这种内在的意识形态演绎逻辑为雅各宾当政披上神圣的外衣无疑是其重要的目的之一。因此,从政治方面来说,8月10日节是雅各宾新政权进行神圣性转移的一种工具,历史选择取代了上帝,成为赋予新政权合法性的神圣源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