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专门史与整体史 >

雷蒙·阿隆的欧洲联合观(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浙江学刊》 朱晓罕 参加讨论

    二、确保自身安全
    雷蒙·阿隆的欧洲联合观在二战结束后基本成型。他准确预言了冷战的爆发并坚定站在西方一边。“通过对两大阵营的分析,既作出了被后来的年代证实的有效的判断,又向世人表明了知识分子的勇气。”(16)对雷蒙·阿隆而言,不管自身是否情愿,欧洲在联合之前已经变成了冷战的前线。面对苏联的威胁,确保自身的安全是联合事业不可或缺的首要内容:“欧洲只有有朝一日重新有能力保护自己,才会对自己重拾信心。欧洲重新获得独立和政治自主,在这个范围内,欧洲才有未来。”(17)
    雷蒙·阿隆批判当时法国思想界盛行的反对加入北约、反对接受马歇尔计划的中立主义主张,指出中立主义不可能得到苏联的回应。孱弱的欧洲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加入北约和接受马歇尔计划是现实条件下唯一的选择,应该更多地看到北约和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联合的推动作用:“今后,只有大规模的联盟,才拥有合理组织防务的手段。为了让发展经济的共同努力能够承受安全方面的压力,所有接近的国家应该重启联合。这不是情感上的团结,而是出于客观环境的事实。”(18)
    因纳粹的兴起被打断的法德和解,仍然是欧洲联合的第一步,雷蒙·阿隆反复劝说两国知识精英阶层放弃敌意,实现和解,共同对抗苏联,在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课程中,雷蒙·阿隆重申:“如果我们希望一个由各民族构成的统一欧洲能够存在,那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个德国。”(19)在沉溺于分裂痛苦的联邦德国知识界面前,雷蒙·阿隆指出,德国的统一取决于欧洲的统一,在苏联奴役下获得统一的代价是无法承受的,唯一的出路在于加入欧洲联合的行列:“在一个实行义务兵役制,大工业生产和拥有原子武器的时代,民族国家间持续的竞争,进而导致每个世纪爆发一两次大战,这种情况已经不能再得到容忍。民众的利益和政治发展的逻辑是相同的:超越民族国家的概念,开辟一条最广阔的联合之路。”(20)
    在对待苏联的战略上,雷蒙·阿隆主张采取一条中间路线,既不能为和平不惜一切代价从而接受苏联的统治,也不能期望简单纯粹的消灭苏联。他将这条战略概括为为“生存就是征服”:“通过避免热核战争求得生存,通过捍卫自由的文明求得道德生存,通过两个集团互相接受对方的生存事实和生存权利实现和平。”(21)以武力为保障,维持和平的局势,等待苏联自身情况的变化。一旦变化出现,就意味着西方的胜利。因而,欧洲始终不能放松一体化的防务建设:“苏联领导人今天或明天的短期或长期意图并不重要。是欧洲自己来决定自己的未来,自己来证明自己能抵抗一种所谓的和平,一种两个原则完全不同的世界肩并肩的和平,而不是自我否定。”(22)
    戴高乐掌权之后,提出了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主张,倡议东西欧接近,回到1914年之前的协调共存局面。雷蒙·阿隆认为这是一种倒退,无视国际格局的现实,将会重蹈一战爆发的覆辙。在他看来,苏联不会放弃统治欧洲的野心,美国和欧洲两者之间并非宗主国和保护国之间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同盟:“西欧国家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是将各小国的力量集合起来,另一条是创建两股力量,一股是欧洲的力量,另一股是美国的力量,紧密地联合起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二条道路。”(23)同时面对美国和西欧两股强大力量,苏联不敢轻举妄动,而且欧洲国家可以藉此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提升欧洲自身的防务力量,还有助于产生共同的欧洲身份认同。
    由于雷蒙·阿隆始终强调与美国同盟的重要性,也经常批评欧共体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政策,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他反对欧洲一体化,其实并非如此。对雷蒙·阿隆而言,如果超越国际政治的博弈,从欧洲文明自身发展的高度来看,欧洲国家和美国针对共同敌人的同盟只是出于现实考虑的权宜之计,而欧洲国家之间的联合本质上则具有自发性和自为性,将超出冷战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对欧洲的影响将更为长久。雷蒙·阿隆不承认二战之后欧洲的命运只有走向衰落一种可能性,认为创造了现代性的欧洲,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仍然拥有自己的前途:“欧洲有两个理由不接受衰落意识……在这个人类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再需要相互奴役的时代,要实现伟大,可以遵循新时代的精神,还可以帮助其他人克服现代性初级阶段的不成熟。”(2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