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罗马帝国衰落的起点(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古代文明》2015年第1期 倪滕达 参加讨论

    二、传统宗教走衰
    在物质上追求享乐的2世纪罗马民众,此时的精神信仰又是怎样的状态呢?这一点同样可以通过琉善对罗马传统宗教的批判加以总结。琉善反对祭祀,批评预言,讽刺神灵。在他的笔下,罗马传统宗教一改严肃的装扮,戴上了喜剧的面具。
    琉善认为献祭和占卜之事没有意义。他通过两种方法反驳了“神灵能够干涉人类”这一观点,推翻了祭祀的必要性。第一种方法是“用事实反驳”。(25)琉善列举现实中存在的“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社会现象,直接驳斥了神灵干预人类生活的说法。在《被盘问的宙斯》中,昔尼斯科斯(Cyniscus)向宙斯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反映了人间存在“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况。(26)在《演悲剧的宙斯》中,琉善也历数了诸多类似的现象。当众神为人类可能不再崇拜神灵而感到恐慌时,摩摩斯(Momus)(27)道出了人间乱象:“……他们当中的好人不受照顾,反而死于贫穷、疾病和奴役,那些恶棍、卑鄙之徒却享受无上的尊荣,占有巨额财富,支配比他们优秀的人,盗庙者不受惩罚,不被揭露,那些毫无过错的人有时却被钉在十字架上,或者被鞭打之致死……”(28)这种善者遭受苦难、恶者横行于世的现象,证明了神明对人间事务并不干涉。
    琉善使用的第二种方法,是“用推理反驳”中的演绎反驳法。(29)琉善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神灵不干涉人类事务,祭祀没有必要。一方面,如果神灵是全知全能的,那么一切祭祀活动就都没有必要了。另一方面,如果神灵并非全知全能,即是有局限的,那么太多事情是其力所不能及的,他们又如何能为人类解决一切问题?琉善的作品从两个角度证明了第二个方面:第一,神灵并非全知全能,其能力有限,主要表现在神灵有时甚至还需依靠人类;神灵无法改变人类命运;以及神要依赖人类才能存在。第二,神灵也受到外力的掌控。在琉善的作品中,诸神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操控:一个是“爱”,一个是“命运”。除了论证人类没有必要向神灵献祭,琉善还针对人类具体的献祭行为展开了批判,揭示了祭祀活动本身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和矛盾之处。
    除神灵本身外,琉善还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神发布的预言。在《演悲剧的宙斯》中,当宙斯命阿波罗预测两个辩论的哲学家谁会赢时,阿波罗的神谕东拉西扯,根本没有传达出任何有效信息。而克洛索斯(Croesus)的故事也是用来批判神谕晦涩不清的重要论据。(30)琉善笔下的伊壁鸠鲁派的哲学家达弥斯就曾说:“那个神示完全是模棱两可的,具有两副面孔,就像海尔梅斯(即赫尔墨斯)的脸一样,无论从哪边看都可以。克洛索斯渡过哈吕斯河,他将毁灭的究竟是哪个王国,是他自己的还是居鲁士的?”(31)另外,在《诸神对话》中,赫拉与勒托(Leto)的对话,讽刺了太阳神阿波罗终日为他人发布预言,却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一无所知。这些内容都批评了神谕的模糊性和欺骗性。
    琉善在预言方面批判的另一个重要对象,就是假预言者亚历山大。琉善在《亚历山大——假预言者》中详述了骗子亚历山大的生平及其斑斑劣迹。他在文中揭穿了亚历山大制造的种种骗局,用一个又一个的事实证明了所谓“神谕”是多么的不灵验。琉善还在文中指出,“神示”造成的恶果不仅仅是骗取钱财,甚至可能危害人们生命,影响国家命运。在瘟疫流行的时候,亚历山大送给人们一道神示,作为避疫的符咒。结果适得其反,贴着符咒的人家大多家破人亡。琉善分析其原因是:“也许是由于许多人信赖这诗句而不谨慎,生活太随便,以为有文字保护他们,有长发的福玻斯用箭矢射瘟疫,就不必协助神示抵抗疾病了。”(32)亚历山大还曾怂恿塞威里阿努斯进攻亚美尼亚,结果导致塞威里阿努斯及其军队全部被消灭了。(33)此外,琉善还揭露了亚历山大如何粉饰预言上的错误以及面对他的批判,采取了何等卑劣且残忍的手段。总之,他对亚历山大的攻击和讽刺毫不留情。这个当时受到广泛推崇的预言家,在琉善眼中是这样一个“混合人物”:“其成分为撒谎、欺骗、伪誓、下作;轻率、鲁莽、冒险、阴谋诡计、花言巧语、骗取信任、伪装善良以及与其意图完全相反的装模作样。”(34)
    除了传统的奥林匹亚信仰,罗马人另外一个更为古老的信仰也受到了琉善的讽刺。“在古人的思想中,每个死人都是一位神。”(35)近代法国史家古郎士在《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中指出,根据古代希腊和意大利的信仰,灵魂在人死后依然与身体在一起,一同去往第二世界。因此古人相信灵魂仍生活于地下,能够感受到幸福和痛苦,“故葬时绝不遗漏殉以衣服、尊敦、兵器,以供所需;奠酒于墓以止其渴,供设食物以疗其饥饿,扼死马匹、奴婢,而殉于墓中,深信可以服役如其从前。”(36)
    这样的传统在2世纪的罗马依然存在。针对这种现象,琉善在《关于丧事》中曾说:“那些高坟、三角塔、墓石、铭词,那些都只能很短的时间,岂不是多余的,近于儿戏的东西么?”(37)人们不仅花钱来修造坟墓,而且将大量钱财花在保护坟地和墓园上。对这种悉心经营身后事的做法,琉善视之为“人间喜剧”。在琉善的《尼格里努斯》中,尼格里努斯说,这些人活着的时候“荒唐”,死后也不愿放弃“荒唐”:“他们当中有些人留下遗愿,要把其生前喜爱的衣物也一起火葬掉;还有人吩咐仆人守在其墓旁;用鲜花装点墓碑的要求更是随处可见。”(3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