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是第一个以渐进改革的方式成功实行市场化转轨的国家,然而改革初期并没有清晰的路线图。中国改革是一个决策者放手、地方试验和民间突破的互动过程。体制外经济力量的成长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构成,造成不可逆转的形势,观念和政策的突破往往是对事实的追认,从某种角度说,"与时俱进"也可称之为"顺势而为"。当然,中国的市场化转轨并不完全是一个自然过程,每一步突破都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在历史关节点上,邓小平的决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市场化转轨 改革思路 体制外成长 越过临界点 作者简介:萧冬连,中国当代史研究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并不是从中国开始的,当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自己的改革试验时,社会主义改革已成趋势。然而,由于受到普遍观念和既得利益的强大阻力,通过渐进改革实行市场化转型,鲜有成功的先例。中国的市场化转型没有导致经济衰退和体制崩溃,而且推动了中国持续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所谓的“中国奇迹”。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模式”的解释很多。一般都认为,中国改革与苏联东欧改革有“渐进”与“激进”之别。所谓渐进式改革,首先是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次序选择,保证了政府控制改革进程和协调利益的政治能力。其次是经济改革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通过不断的试验逐步推进,允许不同选择进行竞争和比较,减少了掉进理性陷阱的机会。80年代的决策者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改革要让多数人受益。改革措施的出台考虑社会的承受力,注重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对利益受损实行补偿,避免了可能的社会震荡,争取了支持者。有学者认为,所谓“渐进”改革实质是一种“增量改革”或“体制外改革”,就是在计划体制的主体部分不能作重大改革的情况下,允许和扶持集体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发展,这几种经济的所有制性质不同,但都处在计划体制之外,以市场为导向,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到90年代初,体制内与体制外两块经济几乎可以“平分天下”了,这就造成了一种竞争态势,迫使受制于旧体制的国有部门不得不进行“制度创新”。这就是中国改革实际走过的路。 然而,苏联、东欧国家并非没有进行过渐进改革尝试,事实上,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苏联、东欧进行了三波改革,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没有扭转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迫使决策者转向激进改革,最终导致体制崩溃。鉴于此,不少研究者把目光转向中国不同于苏联东欧的一些结构性因素。诸如:(1)改革初期,中国劳动力75%在农业部门,苏联75%在工业部门。中国外延性增长和“粗放型”发展的空间很大,高增长率可以通过将农业劳动力转到工业中去的办法取得。(2)苏联已将社会保障网扩展到城乡全体劳动者,而在中国享受保障的是占劳动者20%的城市劳动者。这使改革只轻微触动很小的既得利益,政府也不必为了维持稳定而把国民收入的很大比例用于社会保障。农民处于国家保障体系之外,既是中国改革相对阻力较小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巨大动力的源泉。(3)在计划、投资和物资分配方面,毛泽东时代比苏联或任何东欧小国有大得多的地方分权,并存在相当大的非国有经济。客观上存在两种经济体制:一是受中央政府控制的;一是由地方政府控制的。这有利于国有和非国有部门之间的竞争,也增强了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和改革试验的动力。(4)中国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命令经济而不是理性计划经济,前者较后者更缺乏效率,但放弃它所付代价要小得多。(5)香港、台湾、新加坡以及散居在东南亚和北美的华人中有许多企业家,这些人是重要的知识与投资的来源,起到中国与世界经济沟通的桥梁作用。(6)毛泽东时代留下了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使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掌控能力,得以进行大规模社会实验,这种政治和组织资源既支持了毛泽东的“文革”,又支持了邓小平的改革。(7)苏联民族差异性很大,俄罗斯族只占苏联人口的53%。中国90%的人口为汉族,民族同质性降低了改革进程的国家分裂风险,等等。 这些分析是有启发性的。需要补充的是,改革初期并没有清晰的路线图。当时,从领导人到经济学家都意识到,必须改,但谁都说不清楚究竟应当怎么改,更没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中国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试验和学习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唯一可能的选择,许多情况下是实践推动政策走。市场机制具有为自己开辟疆域的力量,观念和政策的突破往往是对事实的追认,所谓“与时俱进”也可称之为“顺势而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