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罗马时期的演变:“阿喀琉斯之踝”故事的形成 “阿喀琉斯之踵”的故事在今天流传甚广,(35)并导致许多人误以为阿喀琉斯除脚踵外刀枪不入。实际上,该故事并非荷马史诗原创,其形成时间超过千年,且应为“阿喀琉斯之踝”。 “阿喀琉斯之踵”故事最明显的矛盾在于:若阿喀琉斯除脚踵外刀枪不入,则保护脚踵足矣,要盔甲何用?但史诗交代其盔甲均是神明的杰作。(36)此外,阿芙洛狄忒、赫拉、阿瑞斯和哈迪斯等都曾被凡人所伤,(37)这使阿喀琉斯的“刀枪不入”更显不可思议:若冥河水真有此神效,众神为何不去泡浸?即便众天神未曾涉足冥府,(38)但哈迪斯可是冥府之主。事实上,该故事是后世希腊人和罗马人对史诗相关记载不断增补和改编的结果,形成时间跨度很长。大体而言,该故事的形成可以分成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荷马史诗,其奠定了该故事的核心即“忒提斯不想阿喀琉斯死”和“阿喀琉斯被射杀”。一方面,史诗把忒提斯塑造为一个对儿子爱护备至、忧其生死的母亲,奠定“忒提斯不想阿喀琉斯死”(39)的基调。另一方面,史诗只交代了阿喀琉斯的死亡和葬礼而未指明死因,(40)但提到4种可能性,即阿喀琉斯会被“一个神和一个人”、“阿波罗的箭矢”或“帕里斯和阿波罗”杀死,(41)以及阿喀琉斯说自己也许会被某人的投枪或者箭矢所杀。(42)这可见史诗为后人的增补改编提供了相当大的想象空间。 第二阶段是古风时期,指出阿喀琉斯死于脚踝中箭。据《文选》(Chrestomathy)(43):《埃塞俄比亚人》(Aethiopis)(44)指出阿喀琉斯被帕里斯和阿波罗所杀,未知射中何处,但可能是脚踝。(45)古典时期的作品亦似乎未强调中箭处,(46)只是凶手有区别。如认为阿波罗是凶手的有索福克勒斯和柏拉图,(47)欧里庇得斯则认为是帕里斯。(48)此外,阿喀琉斯死于脚踝中箭的美术作品最晚出现在前6世纪。(49) 第三阶段是古典晚期和希腊化时期,出现了“忒提斯希望用神浆使阿喀琉斯永生”的故事:忒提斯想通过白天涂神浆、晚上用火烧的方式来去掉阿喀琉斯的凡性,但被不明真相的佩琉斯察觉并阻止(伪阿波罗多鲁斯采用此说)。(50)然而,这个故事明显改编自前6世纪上半叶的《荷马颂歌·致德墨特尔》(51):德墨特尔试图通过白天涂神浆、晚上用火烧的方法令得摩丰实现不老和永生,后被墨塔涅拉发现而失败。(52)这个“火烧”的版本是解释阿喀琉斯刀枪不入的流行说法之一。 第四阶段是罗马统治时期,在“阿喀琉斯死于脚踝中箭”的基础上出现“泡浸冥河水”和“刀枪不入”的说法。一方面,在希腊语文献中“脚踝中箭”得到保留但没有增补,如伪阿波罗多鲁斯认为帕里斯和阿波罗联手射中阿喀琉斯的脚踝;(53)4世纪的《特洛伊的陷落》指出阿喀琉斯被阿波罗射中脚踝而死。(54)另一方面,罗马作家基于“脚踝中箭”进行改编,提出阿喀琉斯“刀枪不入”的说法。首先,希根努斯(约公元前64年—前17年)在《寓言》第107节指出阿喀琉斯被化为帕里斯的阿波罗射中致命的脚踝(mortalem talum,主格“mortalis talus”)而死,(55)而斯塔提乌斯(约45年-96年)首次谈到阿喀琉斯浸泡冥河水而四肢刀枪不入。(56)其次,塞尔维乌斯(4世纪晚期至5世纪早期)为《埃涅阿斯纪》卷六第57行所做评注指出阿喀琉斯除“(泡浸冥河水时)被抓着的地方”外刀枪不入,且死于“唯一会受伤害的地方”。(57)拉克坦提乌斯·普拉西杜斯(5或6世纪)为《阿喀琉斯纪》卷一第134行做评注时也使用类似说法。(58)阿喀琉斯“泡浸冥河水而刀枪不入”的说法至此形成。(59) 值得注意的是,古典作家笔下的阿喀琉斯中箭处均为“脚踝”(ankle,,talus)而非“脚踵”(heel,,calx),两者绝非一个部位,(60)但现代学者似乎对此并不重视,(61)可见“阿喀琉斯之踵”故事影响之广泛。若在古典作家笔下都是“脚踝”之说,那今天何以成为广为流传的“阿喀琉斯之踵”?笔者推断:其转变过程可能是发生在19世纪、亦即欧洲作家们对古典神话进行编写和艺术加工的时期,其中古斯塔夫·施瓦布的版本至今流行。在他的《古典神话故事集》中,指出阿喀琉斯被射中“脚踵”(Ferse)。(62)“阿喀琉斯之踵”的出现,也许源自于该书。(63) 由此可见,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并非刀枪不入,但史诗相关记载的细节缺失给后人留下了想象空间。阿喀琉斯的“被射杀”源自史诗、“被射中脚踝”至晚源自古风时代。(64)至罗马统治时期,“脚踝”说法得到保留和发展,(65)在拉丁语文献中出现阿喀琉斯泡浸冥河水而刀枪不入的情节,(66)但这严格来说已不属希腊神话(退一步说,也是“阿喀琉斯之踝”一说更准)。最终,相关故事在今天成为了流传甚广但跟史诗差别甚大的“阿喀琉斯之踵”故事,导致人们对阿喀琉斯的形象产生普遍的误解。(6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