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国史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 张登德 参加讨论

    三、文化交流存在不平衡性,以中国主动吸收和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承认中国文化的落后以及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重要性。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被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所造成的文化落后的国家。1949年7月,毛泽东再次指出:“我们中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16]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多次谈到中国文化落后的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17]周恩来在1954~1955年多次谈及中国文化落后的情况:“中国的文化,从现代的水平来说是落后的”。[2](p.62)“经济、文化落后的现象,我们要承认……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水平都很低,从质和量看都是如此。”[18] 
    在承认中国文化落后的基础上,新中国的领导人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向苏联学习的主张。早在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做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苏联所创造的新文化,应当成为我们建设人民文化的范例。”[19]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20]1950年2月,毛泽东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又明确指出:“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21]1953年后,中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更是加强了对苏联的宣传和介绍,积极倡导向苏联学习,各个领域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的高潮,中苏文化交流空前繁盛。 
    1956年,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但这并没有影响中国向苏联学习的热情。5月,周恩来指出:“苏联是最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首先要向苏联学习。这一点是肯定的,不容许动摇的。我们并不因为这次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批判了斯大林,就说苏联也有错误,就不学了,那是不对的。”[18](p.159)1957年,文化部代理部长钱俊瑞也指出,苏联“在文化领域内是第一个创造社会主义文化的国家,在这方面它有极其伟大的成果和无比丰富的经验。我们对于苏联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必须继续努力吸收,来充实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宝库”,当然“我们应当结合着自己的实际,运用他们成功的部分,同时领取他们的失败的教训,使自己不走或者少走弯路”。[22]在这十年中,中苏之间尽管存在某些不和谐之处,但总体来说双方文化交流的主流是好的,中国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和苏联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以及文学艺术图书;中苏在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电影等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频繁。郭沫若曾将新中国成立前中苏两国文化交流的不平衡形象地比喻为“洪流”与“溪涧”。他说,苏联文化流到中国如同洪流,而中国文化流到苏联的,则如溪涧。[23]实际上,这一比喻也可以适用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文化交流,苏联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国文化对苏联的影响。 
    当时,苏联文化也是比较先进的文化。因此,20世纪50年代中国“引进来”的远远多于“走出去”,中外文化交流以中国“吸收”苏联文化为主。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人提出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如钱俊瑞指出:“我们还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继续向苏联文化科学界和广大人民介绍我国古代的和现代的文化。在这一方面,我们过去的工作做得很不够,今后应当把它当作一项严重的国际主义的责任来做好这一工作。”[22]楚图南也指出:“我们就有着一种庄严的责任,要逐渐创造条件、组织力量、整理和研究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并有计划、有选择的推广和介绍给各国人民”。[24]但是受制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国力,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处于以吸收、学习、借鉴苏联文化为主的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