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耿化敏:改革开放前中共中央编写党史教科书的设想(6)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共党史研究》(京)20 耿化敏 参加讨论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0月陈伯达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两条路线》的讲话和1969年林彪在九大的讲话,一度构成以路线斗争叙述建党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历史的“权威”论述。军队、院校和各地根据当时流行的两条路线斗争观点,编写了各种版本的党史讲义、教材,有些甚至就以两条路线斗争史冠名,歪曲、阉割乃至伪造历史之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970年林彪任主任的“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编辑委员会”编写的《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初稿)》,就是典型案例。(41)在十年动乱中,一部中共党史被简约化为个人崇拜史、毛泽东史、十次路线斗争史。
    此外,关于中共党史教科书的编撰,值得追记的还有两件史事:一是1969年7月19日(一说20日),毛泽东通过女儿李讷传话给范文澜:“中国需要一部通史,不仅是古代的、近代的,还需要现代的,希望你能用新的观点,重新写一部中国通史。”范文澜组织修订和续写的班子,制订计划,包括将他的《中国近代史》整个拆散和大规模补充重写,以及邀请何干之、胡华、李新续写中国现代史部分(1919年至1956年部分)。1969年7月29日,范文澜病逝,此事无果。(42)毛泽东主张以新观点编写中国现代史,虽然不是直接针对中共党史,但也大致反映了他对这一段历史书写状况的不满意。
    再就是张春桥对于党史编写的“热情”和“指示”,是考察“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史书写的另一条重要线索。据有的材料披露:1971年夏,张春桥告诉上海市委写作组负责人朱永嘉:“我有一个野心,就是要写一部《毛泽东传》。”不久,朱永嘉向张春桥汇报复旦大学工农兵学员要求解决党史教材问题时,张春桥指示:“中央最近不会编党史,董老、康老年纪都大了,不会搞了;要搞,你们自己搞。地方先搞起来,将来中央再搞。中央搞可以有两个办法:一是从各地编的党史中挑选一本好的;二是从各地党史班子中选人到中央来编。”又说:“斯大林主编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也是先民间后官方,先地方后中央的办法搞出来的。你们先搞起来再说。”张春桥的这些意见虽然未必代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立场,也多少透露出高层在党史编写问题上的某些实情。根据张春桥的意见,朱永嘉在上海建立复旦大学中共党史教材编写组,提出:“我们的班子拉得最早。要努力把这部党史编好,争取将来被中央选中。”(43)编写组从1971年8月开始工作,1973年付印第一版。这本《中共党史讲义》教材的编写情况、工作进度等事项,朱永嘉曾向“四人帮”汇报,张春桥、姚文元提出过意见,并要求加快步骤。全书共分七章,从1919年五四运动写到1966年“五一六通知”发出为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该书出现两种不同性质的认定:一种认定这个活动从头到尾是为大学工农兵学员编写党史讲义,称为“编写党史讲义说”;一种认定为“私编党史说”,属于为“四人帮”服务的“帮党史”。(44)
    四、结语
    政党自身的历史对于任何一个现代政党及其领袖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编写、改写或修订党史,历来是中共统一全党认识、增进全党团结、开展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扩展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由历史过程来看,中共中央重视中共党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有过设想、计划和举措,对于党史教科书具有的统一思想、增进团结和教育群众的功能性认识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终究因为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政治运动的制约,未能在改革开放前完成既有的编写计划。
    中共中央编写党史教科书的曲折历程表明:第一,没有中共高层对于党史的大讨论,没有党的领袖人物对于一些党史重大问题的定论,党史的统一、顺利的编写是不可能的;第二,中共的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史编写的成败,决定党史的科学性和党性能否达到统一;第三,中共历史的编写需要具备一些客观条件,包括设立党史业务部门、系统整理党史资料、贯彻“百家争鸣”方针、加强党史研究、进行研究协作、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