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左翼电影”的作者 根据表1可知,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国民党共发现了32部“左翼电影”,它们主要出品于上海联华影业公司(7部)、明星影片公司(11部)、艺华影片公司(7部)等三大电影公司,其次制作于电通影片公司(2部)和天一影片公司(2部),再其次拍摄于天北影片公司(又名“快活林影片公司”,1部)、华电影片公司(1部)和联星影片公司(1部)。鉴于天一影片公司、天北影片公司等几大公司制作的5部“左翼电影”,完全是出于商业考虑的跟风之作(12),本文将集中考察开唐此“风”的联华影业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与艺华影片公司,以及后来居上的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27部“左翼电影”。这27部“左翼电影”中的绝大部分,其作者(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与左翼影人及其“同路人”均有密切的关系。所谓“左翼影人”,主要是指既参加中共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或“左翼戏剧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剧联”),又同时进入电影公司编剧、导演或主演“左翼电影”,或者采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意识论对电影进行批评之人。它既包括中共党员,又包括非中共党员。所谓左翼影人的“同路人”,主要是指被左翼影人争取过来,共同参与制作“左翼电影”的导演或演员等。左翼影人及其“同路人”,都与中共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是中共对电影公司施加影响的中介。通过考察这些“左翼电影”的导演、编剧、演员,可以明了“左翼电影”的制作与中共的密切关系。 在联华影业公司等制作的27部“左翼电影”中,左翼影人共编剧19部。其中中共党员田汉编剧最多,共编剧了7部,分别拍摄于联华影业公司(2部)、艺华影片公司(4部)与电通影片公司(1部);其次是中共党员夏衍,他编剧了4部,分别制作于明星影片公司(3部)和艺华影片公司(1部);再次是中共党员钱杏邨(阿英)、阳翰笙和“剧联”成员洪深,均编剧2部;最后是中共党员郑伯奇与“剧联”成员沈西苓、袁牧之、胡萍,均编剧1部。(详见表2)左翼影人编剧的这19部剧本,占联华影业公司等出品“左翼电影”剧本总数的70.4%。可见,左翼影人通过为明星影片公司等提供“左翼电影”剧本,包揽了“左翼电影”剧本的绝大部分。相对而言,左翼影人为明星影片公司、艺华影片公司与电通影片公司提供的“左翼电影”剧本所占比重较大:明星影片公司为90.9%,艺华影片公司为71.4%,电通影片公司为100%;而为联华影业公司提供的“左翼电影”剧本所占比重较小,仅占28.6%。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左翼影人在各大电影公司的地位不太一样。夏衍、郑伯奇与钱杏邨是最早进入电影界的中共党员,他们于1932年夏即应邀担任明星影片公司的编剧顾问。从一开始,明星影片公司领导层就特别倚重夏衍等三人,希望他们“对公司今后的方向出主意”(13),最好写剧本。因此,夏衍等左翼影人写就的剧本,几乎都被公司采纳。在此情况下,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11部“左翼电影”,有10部剧本出自夏衍等左翼影人之手。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