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征粮、哗变与民主建政: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治理方式的变革(7)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 李蕉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参见黄正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189页。 
    ②《陕甘宁边区党委关于征收救国公粮的决定》(1937年9月1日),陕西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37~1939),内部馆存本,1994年版,第44~45页。 
    ③《陕甘宁边区党委关于征收救国公粮的决定》(1937年9月1日),陕西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37~1939),第45页。 
    ④《陕甘宁边区党委关于征收救国公粮的决定》(1937年9月1日),陕西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1937~1939),第45页。 
    ⑤财政厅:《征收救国公粮目前的几个工作》(1937年11月22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6页。 
    ⑥财政厅:《征收救国公粮目前的几个工作》(1937年11月22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107页。 
    ⑦财政厅:《征收救国公粮目前的几个工作》(1937年11月22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107页。 
    ⑧参见《陕甘宁边区党委、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征收救国公粮的决定》(1938年10月30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107~108页。 
    ⑨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95页。 
    ⑩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1942年12月),东北书店1946年版。转引自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99页。 
    (11)霍伟德:《关中专属霍专员维德的报告》(1938年12月6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08页。 
    (12)参见边区财政厅:《财政工作报告》(1941年10月26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221页。 
    (13)原文称:“有些同志不顾战争的需要,单纯强调政府应施‘仁政’,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抗日战争如果不胜利,所谓‘仁政’不过是施在日本帝国主义身上,于人民是不相干的。反过来,人民负担虽然一时有些重,但是战胜了政府和军队的难关,支持了抗日战争,打败了敌人,人民就有好日子过,这个才是革命政府的大仁政。”参见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1942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4页。 
    (14)李富春:《加紧生产,坚持抗战》(1939年2月2日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的报告),载《解放》第65期。 
    (15)建设厅农牧科:《一九三九年农业生产总结报告》,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8编(生产自给I),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7页。 
    (16)本表是笔者根据相关史料制作,资料来源:《陕甘宁边区历年农业负担基本总结》(1949年),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152页。 
    (17)本表是笔者根据相关史料制作,资料来源: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4辑,档案出版社1986~1988年版。 
    (18)参见《陕甘宁边区政府指令——复庆环分区关于环县遭匪抢劫问题》(1940年1月30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41~45页。 
    (19)《边区政府庆环工作团关于环县工作的报告》(1940年5月12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328页。 
    (20)《边区政府庆环工作团关于环县工作的报告》(1940年7月7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333页。 
    (21)《边区政府庆环工作团关于环县工作的报告》(1940年7月7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335页。 
    (22)《边区政府庆环工作团关于环县工作的报告》(1940年7月7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41~45、335~336页。 
    (23)《边区政府庆环工作团关于环县工作的报告》(1940年7月7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41~45、335页。 
    (24)《边区政府庆环工作团关于环县工作的报告》(1940年7月7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335页。 
    (25)《边区政府庆环工作团关于环县工作的报告》(1940年7月7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336~337页。 
      (26)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92页。 
    (27)谢觉哉:《征收救国公粮的研究》(1940年),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120页。 
      (28)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92页。 
    (29)笔者注:据1948年西北财经办事处的总结材料,1940年中共明知非14万石不能渡过难关,但只征收粮97053石,采购了18751但,共计115804但,距实际需要尚差34000石,即22.75%,造成1941年春季的粮食恐慌。乃至于1941年春夏之交,动员大批干部两次下去,向人民借粮49705石,动员频仍,形成严重的扰民现象。参见《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93页。 
    (30)林伯渠、高自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征收九万石救国公粮致各专员县长的指示信》(1940年11月3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485页。 
    (31)林伯渠、高自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完成征收九万石公粮致各专员县长第二次指示信》(1940年12月16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532~533页。 
    (32)《陕甘宁边区政府一九四〇年征收九万石救国公粮运动的总结》(1940年),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557页。 
    (33)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34)《陕甘宁边区政府一九四〇年征收九万石救国公粮运动的总结》(1940年),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558页。 
    (35)《陕甘宁边区政府一九四〇年征收九万石救国公粮运动的总结》(1940年),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第561页。 
    (36)参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17页。 
    (37)三边分区专署:《呈请拨发赈济款十万元》(1941年5月23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9编(人民生活),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页。 
    (38)华池县:《呈报灾情严重恳乞设法救济》(1941年6月21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9编(人民生活),第45页。 
    (39)参见《陕甘宁边区政府指令——彻查并详报六区抢粮款案》(1941年7月14日),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4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32~34页。 
    (40)《陕甘宁边区三十年度征粮征草工作总结》,《解放日报》1942年10月23日。 
    (41)参见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1941年征粮征草工作的指示信》(1941年11月20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121页。 
    (42)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1941年征粮征草工作的指示信》(1941年11月20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123页。 
    (43)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1941年征粮征草工作的指示信》(1941年11月20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124页。 
    (44)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1941年征粮征草工作的指示信》(1941年11月20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124页。 
    (45)参见《1941年征收救国公粮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怎样?》,《解放日报》1941年12月21日;赵艺文:《介绍去年征收公粮的几种方式》,《解放日报》1942年9月12日;《陕甘宁边区三十年度征粮征草工作总结》,《解放日报》1942年10月23日。 
    (46)《林伯渠传》编写组:《林伯渠传》,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第255页。 
    (47)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48)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1942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5页。 
    (49)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1942年12月),东北书店1946年版。转引自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财政),第99页。 
    (50)毛泽东:《组织起来》(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28、933~93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