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文献学 >

满文史料在清史研究中的局限(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2016年6月1日 杨珍 参加讨论

    第三,满文档案的史料价值不是绝对的。即使对清朝宗室、八旗、民族、边疆、军事等满文档案存留较多的领域从事研究,依然需要满汉史料兼用。另外,在部分清代专史(如文学史、学术史、思想史等)研究中,因缺乏满文档案记载,几乎只能完全依靠汉文史料。
    第四,满文档案所记史事的真实性,受到以下因素制约。一是具折人奏报时,可能对某事所知未确,或所闻本误,或不敢奏明实情,从而影响到上报内容的准确性。二是具折人由于某种原因,在奏报时夸大或隐瞒实情。三是由于奏报内容机密,档案所载是孤证,很难找到其他史料加以佐证。四是部分满文档案散佚,所记史事已无考。
    第五,满文奏折与封套(折封)、满文朱批夹片与奏折的分离。例如,康熙、雍正时期不少满文密折(包括手折和折片),没有写明具奏日期。装有这些折件的封套上,有时以汉文或满文写有年、月、日。这或为具折人发折日期,或为清帝收到折子的日期,或为清帝阅后发回折子的日期。这种日期错乱的情况有时很难鉴别。如果将某件奏折封套上所书时间,误认为该折具奏日期,便有可能铸成大错。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数代人对满文档案进行过多次整理。整理过程中或不慎装错奏折封套,或将某人为某事所奏折子与清帝阅折后写在夹片上的朱批拆放两处。满文档案保管、整理中的一些失误,增加了利用满文档案时误引、误证的可能。
    如上,尽管满文史料十分重要,但由于其数量上的限制和其他自身缺陷,单单或主要依靠满文史料,无法对清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满汉史料并重:汉文史料为主,满文史料为辅
    由于满文档案的上述特点和局限,我们一方面主张满汉史料并重,即满文档案与汉文档案具有同等重要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在研究实践中,客观上只能以汉文史料为主,满文史料为辅。例如,我们撰写《康熙皇帝一家》时,引用了200多件当时未曾翻译的满文原始档案,揭示了康熙帝家庭生活的部分内容,特别是他与几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然而这些档案相当零碎,所记述的多为细节。要对康熙帝家庭的方方面面有一总体把握和认识,只有更多地依据汉文史料。书中引用的汉文史料比满文档案多出数倍即是一个例证。也就是说,只有依据汉文史料,勾勒出康熙帝家庭的基本框架,满文档案反映的相关细节才能附着其内。
    又如,皇位继承是清朝核心机密,满文档案对这一专题研究尤其重要。但是因为保存至今的相关满文档案甚少,我们在撰写《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一书时,虽然引用了130多件满文原始档案,但主要依靠的仍然是汉文史料。没有汉文史料的支持,无法揭示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总之,清史某些领域,如内务府、理藩院、黑龙江将军衙门以及新疆、西藏、蒙古事务等,由于满文档案比较集中,相关研究可以大量利用满文档案。然而即便如此,要在这些方面做比较深入的考察,仍需要从汉文史料中获得有关背景材料。可以说,能否充分地发掘、利用满文档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很好地掌握相关的汉文史料,并据此了解和把握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满文档案所反映的多为人物或事件的具体情况。它们虽然可以补正汉文史料中的缺失或错误,深化对若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但要对清朝历史做全面考察,则远远不够。
    与满文史料相比,汉文史料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涵盖范围之广泛,均远超前者。可以说,有关清史的文字记载,大部分存在于汉文史料之中。仅仅或主要依据汉文史料,在考察某些史事时可能出现局部或细节上的遗漏、失实,但仍然可以对其总体情况和发展过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因此,在清史研究中坚持满汉史料并重,以汉文史料为主,满文史料为辅,才是正确的治史方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