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泽东在国民党政治讲习班上播撒巴黎公社的赤色火种 根据纪念活动筹备机关的安排,除广东大学的主会场纪念活动外,广州各界团体另行召开各种纪念会。当时身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毛泽东虽未出席主会场的活动,却并非置身事外。一是《广州民国日报》此时正归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其刊发内容的导向性不言而喻。(24)二是纪念日当天,毛泽东在国民党政治讲习班上发表了纪念巴黎公社的讲演。 在这篇原题为《纪念巴黎公社应注意的几点》(25)的讲演中,毛泽东开篇指出这次纪念活动与当下中国革命的转型有关。“因为中国从前的革命,是少数人包办的,及到革命潮流渐渐增涨,革命运动才跟着由少数人扩张到多数人,到现在已有多数的农工民众参加,并且有左派的国民党党员作指导,有工农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俄罗斯作模范,所以中国民众才知道有今日的纪念,才能有今日的纪念。”毛泽东还精辟地指出:“巴黎公社是开的光明的花,俄国革命是结的幸福的果——俄国革命是巴黎公社的继承者。”花和果这组因果关系的比喻,不仅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之间的关联,同时也明示品尝下一个“幸福的果”的将是中国。 “幸福的果”当然不可能从天而降,需要通过革命行动实现。“巴黎公社便是工人阶级第一次起来打倒统治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革命。”(26)早在1925年底,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表明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并用以观察中国问题。纪念巴黎公社的讲演中,毛泽东再次运用阶级分析法,意在强化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的合理性。毛泽东指出阶级斗争是不能否认的,国内有人怀疑或反对,是不了解人类进化史。“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化为家长社会、封建社会以至于今日之国家,无不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斗争的演进。”“其实四千多年的中国史,何尝不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呢?”(27)如此一来,中国革命的性质、方法、前景等重大问题均嵌入了阶级斗争的分析框架。 毛泽东特别强调了巴黎公社失败的两点教训:一是缺乏一个集中统一的党作指挥。二是对敌人的妥协和仁慈。毛泽东指出,千万不要忘记“我们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敌人便给我们以致命的打击”这句话。(28)实际上,毛泽东是以巴黎公社的历史教训,剖析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实施手段问题,这正是关乎革命走向和成败的两个先决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这次讲演的听众是国民党中央党部政治军事干部的培养对象,约有340余人(29)。正如毛泽东日后所指:“革命行动的实际影响比理论宣传文章传播得快得多,当然,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没有革命的行动。”(30)这些学员结业后,大都奔赴前线,参加北伐途中的政治宣传工作,这无异于是在国民革命军中播撒巴黎公社的赤色火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