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施坚雅的农村基层市场社区理论,尽管存在一定局限,不能尽善尽美地解释农村基层社会,但完全否定和彻底推翻它则是不明智的做法。其实施坚雅的农村市场理论提出之后,有很多学者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让后学者对农村基层社会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解释渠道,如孔飞力(Philip Kohn)提出中国社会组织的两个模式:一套同心圆模式(nested concentric mode)和“游方小贩”模式(tinker peddler mode)。在“一套同心圆模式”下,人们的流动和相互联系是沿着从村落通向贸易中心的道路和河流,然后再通向更高层的中心。那些最适应这一生态系统的人与长期的交换、学习、拜神及社会控制制度相互影响。这些制度包括:市场网络的中心、官方教育制度、官僚铨选、祭礼仪式、佛寺及民间宗教、法庭及县税务衙门。这种模式有一定的日程、固定的地点,等级分明。在“游方小贩”模式之下,人们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水平往来于居住区之间而不是垂直地流动于各级市场系统,它没有固定的日程、地点,等级特点不明显[11]。孔飞力意在强调,市场并不是社会群体整合的唯一法则,行政、科举、宗教、仪礼及游商小贩都可以在社会群体中产生一定的作用。而孔飞力的学生杜赞奇则进一步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文化网络由乡村社会中多种组织体系以及塑造权力运作的各种规范构成,它包括在宗族、市场等方面形成的等级组织或巢状组织类型。这些组织既有以地域为基础的有强制义务的团体(如某些庙会),又有自愿结成的联合体(如水会和商会)。文化网络还包括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如血缘关系、庇护人与被庇护人、传教者与信徒等关系”,“这些规范不能用市场体系或其他体系来概括或取代,它是由各种集团和组织交织而成的天衣无缝的一个网络”[12]10。尽管杜赞奇通过对华北平原几个村庄的研究,得出“市场并不是决定乡村大众交易活动的惟一因素”的结论,但他并没有否定市场在农村经济交往中的作用,“市场体系及村民纽带联合决定了乡村经济交往”[12]13。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对成都平原农民而言,乡村集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基层市场社区理论还是文化网络理论,不管这些理论如何解释农村社会和农民的行为,乡村集镇的社会功能中市场功能是基础,这是谁都无法否定的,而其他的解释则是对市场理论的丰富和补充而已。就此意义而言,施氏的农村基层市场社区理论仍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自从1964年施坚雅发表《中国农村的集市和社会结构》("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Part 1,2,3,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4. No. 1-3,1964-1965)以来,这个理论很快风靡美国汉学界,从而为新一代汉学研究确立了范式。20年后,当黄宗智回顾施氏的影响时还指出:“施氏原意,不过是要矫正人类学家只着眼于小团体的倾向,但结果几乎完全消灭了他的对手(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到他在美国学术界影响之大)。一整代的美国史学认为中国的村庄,在经济上和社会上高度结合于大的贸易体系。”(见氏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页)关于施坚雅理论的学术影响,美国很多学者都有极高评价,柯文认为施氏理论对美国的中国历史研究影响深远(见氏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4-147页);李丹认为“施坚雅引领了一代学人,努力回避那些中国研究的传统预设,采用能够同传统中国大量的经验信息和历史信息最相适应的理论工具,从而为这个领域建立起了中国中心的方法”(见氏著,张天虹、张洪云、张胜波译:《理解农民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利用施氏理论来研究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的学术著作更是不胜枚举。至于国内,自1980年代施氏理论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很多学者纷纷用农村基层市场社区理论及施氏市场模式来研究和解释农村基层社会。 ②详见任放:《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以及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史建云:《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黄正林:《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均载《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刘永华:《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③20年前,王笛利用施坚雅的市场理论对长江上游特别是四川地区的乡村集镇进行了非常卓越的研究(见氏著:《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22-1911》),但此后四川学界对此问题则鲜有关注。 ④脱鲁岱:《四川中和场调查》,笔者见到的是英文版。陈波博士将这个资料复制给我,特此鸣谢。 ⑤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燕京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学士毕业论文,杨树因:《一个农村手工业的家庭——石羊场杜家实地研究报告》,指导教师:林耀华,1944年6月,第23-24页。 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燕京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学士毕业论文,白锦娟:《九里桥的农家教育》,指导教师:廖泰初,1946年4月,第11页。 ⑦该调查数据总数与分项似有出入,原文如此。 ⑧同治《郫县志》,卷四十,第3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