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民国时期成都平原乡村集镇与农民生活(7)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 李德英 参加讨论

    ⑨参见陈祥云:《农业商品化与社会变迁:以四川盆地为中心(1861-1937)》,1998年(未刊),(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第247-252页。
    ⑩白锦娟:《九里桥的农家教育》,第13页。
    (11)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48,案卷572,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温江县农家田场经营调查表》(1937-1938年)。
    (12)“杜二嫂不顾蚀本,今年依旧租了两块地来种,一块九分,一块四分,大春种包谷,小春种麦,家里没人下田,还得请人来做,谷租一个是一石,一个是四斗,去年就蚀本的,杜二嫂说:‘本来不想写(四川方言:‘租’的意思),看人家还是写了。’周大娘说:‘自己种些才不用买,这些娃娃都是要吃的,再吗,尿水可扌焉地,又可以拾些柴草烧。’”(见杨树因:《一个农村手工业的家庭——石羊场杜家实地研究报告》,第15页)
    (13)行副:即生绸买卖的中间人。
    (14)杨树因:《一个农村手工业的家庭——石羊场杜家实地研究报告》,第24-25页。
    (15)“原始工业化”一词系由富兰克林·孟德尔斯提出,他认为:原始工业化的过程是一种具有地区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民家庭(或者说,至少农村家庭)为远处市场生产产品。详见王国斌对此理论的评述,(美)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16)布朗,又翻译为“白郎”,其调查报告1928年发表在《中国经济杂志》(Chinese Economic Journal,Vol,Ⅱ,No,1)上,后由李锡周翻译,收入《中国农村经济实况》中,后又被收入(台湾)《中国经济史资料丛书》第一辑,第二种,冯和法主编《中国农村经济资料》(上),华世出版社。
    (17)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48,案卷572,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温江县农家田场经营调查表》(1937-1938年)。
    (18)曹茂良:《崇庆县的租佃情形》,《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1期,1943年12月。
    (19)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48,案卷572,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温江县农家田场经营调查表》(1937-1938年)。
    (20)这里的“推车”,是指推“叽咕车”,俗称“鸡公车”(李劼人先生认为应该叫“叽咕车”,“我们至今称之为叽咕车,但一般都写作鸡公车,不免太歪曲了”,见李劼人:《死水微澜》,第3页),是一种需要人推的独轮车,这是成都平原城乡间一种独特的交通运输工具,可载人载货,乡下乘坐的人很多:“鸡公车能走灌县、汉州、郫县、龙泉驿、中和场等处,价甚廉,乡下乘者极多。”傅崇矩:《成都通览》,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06页。
    (21)这是农村经济调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农民不愿意告诉调查者真实的收入。
    (22)陈祥云:《农业商品化与社会变迁:以四川盆地为中心(1861-1937)》,1998年(未刊),第247页。
    (23)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48,案卷572,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温江县农家田场经营调查表》(1937-1938年)。
    (24)白锦娟:《九里桥的农家教育》,第29页,35-3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