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肃吏治军纪与强化宣传教育的“治本”之策 从1930年8月到次年9月,国民党蒋介石策划了对红军和根据地的三次“围剿”,采取“以军队为主,党政为从”(14)的策略,在武力“治标”的同时,采取以整顿吏治军纪、加强宣传教育为主要手段所谓“治本”措施,以感化民众,削弱中共的影响。 蒋介石首先派汉口行营主任何应钦负责办理湘鄂赣“剿匪”事宜,当时一些文人站在当局立场上为此支招,有的认为“是以今日治本之计,在于确定省府负责人选,淘汰现在庸沓不职官吏,课省府以整顿县政,刷新吏治,救济民生之责任”。(15)有的指出,“因连年不幸的战争与荒歉,北方数省之农民,尤其战地农民,生活悲惨,达于极度,军队之征发,与股匪之杀掠,直使良善农民绝对无自存之余地……一言蔽之日,逼良民为变之形势也”。(16)虽然这些言论站在当局立场上称民众斗争为匪,但它道出了民众斗争根源,并提出刷新吏治,整顿军纪的要求。 事实上,国民党统治集团对上述弊端心知肚明。正因为如此,12月初,蒋介石离京巡视湘鄂赣“围剿”红军途中,要求军队严禁征发和严肃军纪。他在告三省民众书中说,三省民众“死亡流离,家产荡尽,救死不遑,何忍再加负担。”蒋介石宣布,所有“剿匪”各军之饷项给养“概由中央发给,不准就地筹款”。(17)这个措施对当局来说是得当的,军队征发是民困原因之一,这不但无助于“围剿”,更会加深与民众的对立。蒋介石严禁军队征发理由是照顾荡产流亡的民困,这类人应不是贫民,而是受到农民起义冲击的地主士绅,立场十分明显。蒋介石在命令中还要求,“至纪律乃军队之灵魂,尤以格外整饬,军队所至之地,应公平交易,拉夫及强住民房之恶习,尤须严禁,庶共匪失其鼓励煽惑之口实”。(18)蒋介石承认军队存在着欺压民众的行为,但他将严肃民众纪律与消弭中共煽惑口实挂起钩来,似缺乏彻底清除军队恶习的决心和诚意。 吏治败坏,官逼民反,治本必须整顿吏治。14日,蒋介石抵庐山,即发布“告诫党政军负责人员令”,强调要整顿吏治。他说,“消除乱源,惟赖政治”,必须建设廉洁政府,“政府廉洁而共匪亦失鼓惑之资矣”。蒋介石要求党员官吏应接近民众,“葢共匪煽惑民众,而我党员离开民众,共党组织人民,而我党部疏远人民,是何异授匪以兵,而资盗以粮,又何怪人民受其欺诱,而其势力遂借以蔓延”,“过去党员行动不检俨成社会上一特殊阶级,又何怪人民对本党发生反感,而与共匪以离间之机?”(19)应该说,蒋介石找到了问题的根子,官僚阶层的确成为凌驾于民众以上的“特殊阶级”。但吏治败坏,党员脱离人民的问题并不仅在于个人,主要在于国民党的性质和根本制度与民众的对立。要彻底整顿吏治,必须要改弦更张,这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不可能做到的。国民党当局对腐败惩治不力,如当时舆论所揭露,“革命以来,尚未尝闻政府严办一文武贪官”。(20) 既然政治整顿事关根本制度,且盘根错节,不可能指望在“围剿”红军中见效,因此,蒋介石则将宣传教育列为“治本”的重点。1931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重点谈教育问题。蒋认为这是“本源之培养”,他指责“吾国多数之学校,则惟养成游民暴民”,使子弟“或横被诱惑而趋于反动,或一无所长而成弃才。”要求“人人视教育子弟为一种严重之责任”。蒋介石没有反思青年向往革命之深层原因,而一味归之于教育失误。蒋介石还谈到农业问题,他认为这也是本源培养问题,但他指出,“农业衰颓之大原因,由于方法技术之拙劣者半,由于农民受不良政治影响,以致流离困苦不能戮力陇亩者亦半”。而“近年来之贫困丧乱,大抵由于社会之中坚分子群趋都市,乡村日渐空虚,陇亩鲜人过问”。(21)事实是,由于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战事和天灾频仍,农民无法生活,不得不流落他乡,而蒋介石将之归咎于青年子弟教育问题,回避了实质性问题。 5月中旬国民会议第四次会议关于“剿共”问题的讨论,重点也是宣传教育。何应钦在报告中分析“赤匪”猖獗五大原因,除白色帝国主义侵略和赤色帝国主义的“毒计”,军阀叛变为“匪”客观原因外,主要强调教育不良、社会组织的松懈问题。会议指责共党煽惑青年男女“反叛家庭”而“自由纵欲”,(22)煽动工人要求改良待遇,农民抗捐抗税没收土地。会议决定“必须断绝赤匪思想言论与其出版物之流传”,“努力于三民主义之了解与宣传”,对于青年男女,“家长及学校当局必须负纠正约束之责”。至于民众利益,会议认为必须依劳资互助协调原则。决议为国民党土地政策辩护,“赤匪所谈之中心理论,为土地革命,而土地革命之内容,在均分土地,殊不知吾国土地制度,原甚平均”,“均分土地之理论,其不适用于中国”。(23)从而否定了平分土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可能性。 国民党于6月15日召开的三届中执委五次会议通过的对于各级党部训令案,重点是“剿匪”宣传的部署。要求组织健全的巡回乡村宣传队,并“附有侦查匪踪的使命”;联络“纯正老成”,“乡望素孚”人士,实际上是地主士绅,这是国民党蒋介石依靠的力量;劝导当地民众联络暑假回籍教员学生组织临时演讲会、展览会、表演会,或临时宣传队等,增厚宣传力量。宣传内容为“本党主义及训政建设的意义与成绩”,“勿以偏狭之宣传为助长阶级对立之暗示”。(24)但这种宣传是不可能取得什么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