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民国中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及区域差异研究(7)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农史》2014年第3期 胡浩 郑微微 参加讨论

    2.种植业结构直接影响了不同区域的农业劳动力需求。农业劳动力需求等于作物单位面积的需工量与作物种植面积的乘积。卜凯《统计资料》中对各个地区各类作物单位面积的需工量有详细的统计。不同种类作物的需工量不同,尤其是经济作物的需工量大于粮食作物。如每公顷棉花和花生的需工量分别为248.0天和212.7天,而每公顷水稻和小麦的需工量分别为185.4天和95.4天。(16)区域间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越高的区域,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越多,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越低;相反,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越低的区域,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越少,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相对越高。作物复种指数亦是影响劳动力需求总量的重要因素。作物复种指数越高,即作物的种植面积越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越多,农业劳动力剩余率越低;反之,复种指数越低,农业劳动力剩余率越高。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水稻地带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及作物的复种指数均高于小麦地带。由于水稻地带的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高,单位作物面积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多,同时作物的复种指数较高,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大,故水稻地带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较多,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较低;而小麦地带的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低,作物的复种指数也较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较少,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相对较高。此外,水稻地带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单位面积的需工量比小麦地带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高出近1倍。因此作物品种也是影响农业劳动力剩余的主要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