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植业结构直接影响了不同区域的农业劳动力需求。农业劳动力需求等于作物单位面积的需工量与作物种植面积的乘积。卜凯《统计资料》中对各个地区各类作物单位面积的需工量有详细的统计。不同种类作物的需工量不同,尤其是经济作物的需工量大于粮食作物。如每公顷棉花和花生的需工量分别为248.0天和212.7天,而每公顷水稻和小麦的需工量分别为185.4天和95.4天。(16)区域间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越高的区域,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越多,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越低;相反,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越低的区域,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越少,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相对越高。作物复种指数亦是影响劳动力需求总量的重要因素。作物复种指数越高,即作物的种植面积越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越多,农业劳动力剩余率越低;反之,复种指数越低,农业劳动力剩余率越高。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水稻地带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及作物的复种指数均高于小麦地带。由于水稻地带的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高,单位作物面积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多,同时作物的复种指数较高,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大,故水稻地带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较多,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较低;而小麦地带的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低,作物的复种指数也较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较少,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相对较高。此外,水稻地带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单位面积的需工量比小麦地带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高出近1倍。因此作物品种也是影响农业劳动力剩余的主要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