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农作物生产方式影响了不同区域农户的劳动力分配。农作物生产方式包括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与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民国中期,农作物的生产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劳动过程中常以役畜替代部分劳动力。当农户拥有的役畜数量较多时,在农业生产中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较大,劳动力剩余较多;而当农户的役畜拥有量较少时,在农业生产中对劳动力的替代较少,劳动力剩余也较少。另外,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生产环节对劳动力需求也不同,其中灌溉对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多。灌溉面积比例越大,农户对劳动的时间分配越多,劳动力剩余越少;灌溉面积比例越小,农户对劳动的时间分配相对越少,劳动力剩余相对越多。 表5数据显示,除西南水稻区外,小麦地带的户均役畜拥有量大于水稻地带。小麦地带大量役畜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是导致劳动力剩余率高于水稻地带的因素之一。西南水稻区户均役畜拥有量异常偏高为2.00,但西南水稻区(指贵州和云南)地处高原山区,农田以梯田为主,受地形的影响役畜主要充当交通工具,在农田生产中投入较少,农业劳动力的投入量依然较大,劳动力的剩余率较低。此外,水稻地带的作物灌溉面积比例远大于小麦地带,“水稻地带最为盛行,其作物面积之灌溉者,逾三分之二;小麦地带之灌溉面积,则散于各处。”(17)因此水稻地带农户对劳动的分配时间较多,劳动力剩余相对较少。 五、结论 本文借助卜凯的农家调查数据,采用古典经济学估算方法,对民国中期我国水稻和小麦地带六大农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农法等对劳动力剩余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稻地带及小麦地带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率分别为69%与79%,两区域存在一定差异。除了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人多地少等因素外,小麦地带的单位作物需工量小、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低、作物复种指数低、灌溉面积少、役畜饲养量较多是影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以上研究表明,民国中期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但是该部分剩余劳动力并不是以单位人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剩余时间的形式存在的,这与农业生产特有的生产特征相关。农业生产不像工业,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均衡生产,农业的生产期间与劳动时间之间存在巨大差别,农作物的播种、施肥、灌溉、中耕和收获等不同环节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完成,而在这些环节之间,劳动力或多或少会出现闲置。因此,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造成了劳动力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浪费,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低下,而且形成了农民的贫穷,但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特征及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同样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特征构建农村劳动力市场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劳动力剩余率的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