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鲁布鲁克出使蒙元帝国 (一)鲁布鲁克出使蒙元帝国的缘起 自柏朗嘉宾出使蒙元时代的东方8年之后和返归里昂6年之后,蒙古人与教廷及欧洲基督教君之间间接的联系始终未断,但其发展却是缓慢的。基督宗教的西方于1253年又派出法国方济各会士鲁布鲁克修士出使蒙古,而这次又是由被后人称为“西方天主教第一王国”的法国唯一被“封圣”的国王路易九世或圣路易派遣的。 法国国王路易九世(Louis Ⅸ, 1214~1270年)在未满13岁时便即位。1234年,他在第二次击败入侵的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Henry Ⅲ, 1207~1272年)之后,又继承了其前辈国王们的传统——对东方发动十字军东征。当时圣城耶路撒冷已于1244年落入穆斯林之手,埃及苏丹的军队已经攻占大马士革。他于1248年决定去解放“圣城”,于1250年被俘。他经过支付大量酬金后得以被释放,却于1269年再次对突尼斯等非洲地区发动远征,于1270年8月因染瘟疫而逝世。他在西方基督教世界享有很高的威望,教宗卜尼法斯(Boniface ⅤⅢ, 1294~1303年任教宗)对他“封圣”,故而史称“圣·路易”(Saint Louis)。 方济各会士鲁布鲁克(Guillaumede Rubrouch,约1215~1257年)原籍为佛兰德(Flandre)。尽管该地区在历史上的政治归属变化很大,但鲁布鲁克不仅仅是法国公民,而且还是法王路易九世的朋友。鲁布鲁克游记中未告诉我们任何有关他个人经历的细节。他可能是于1215年左右诞生于佛兰德加塞尔(Cassel)附近的鲁布鲁克镇,其名即由此而来。他曾于1248年仲夏,与率十字军东征的路易九世国王同时离开法国,并与国王共同居住在今塞浦路斯境内。但他也可能是在巴黎居住一段时间之后,于1248年前往塞浦路斯与十字军相会合。柔克义(W. W. Rockhill, 1854~1914年)曾认为他于1248年初在巴黎会见过柏朗嘉宾,但证据不足[5](199)。1255年,鲁布鲁克在“圣地”耶路撒冷的方济各教会作教士,而塞浦路斯正附属于该教区。他于1250年5月到达今巴勒斯坦的阿克(Acre),又与路易九世国王和玛格丽特王后一并生活在巴勒斯坦。他于1251年春或夏季,结识了刚刚出使蒙古而返归的龙安德(André de Longjumeah)。鲁布鲁克离开巴勒斯坦,前往当时正驻扎于顿河与伏尔加河流域的撒里答(Sartaq)的幕帐。一般都认为其时间为1553年4月13日,离开君士坦丁堡的时间为5月7日。路易九世于1252年5月~1253年6月,始终驻跸于雅法(Jaffa)。他于1253年6月29日离开雅法,于7月到达西顿(Sidon),并且在那里一直逗留到1254年。鲁布鲁克在出使东方之前,曾让亚美尼亚景教徒将路易九世致撒里答等人的拉丁文敕书译做阿拉伯文和古叙利亚文。由于鲁布鲁克旅行日程中的时间,均以宗教节日或宗教日历中的圣人纪念日来标示,故而往往会使人产生小误差。 鲁布鲁克于1253年5月7日从君士坦丁堡出发。其陪同人员共3人。一名是方济各会士,即克雷英纳的巴尔泰莱梅(Barthélemy de Crémone);一名教士郭塞(Gosset),很可能是路易九世身边的一名方济各会士亲信;一名他们在君士坦丁堡花钱购买的奴婢,路易九世以“施舍”的名义把他安排进了使团;一名地位卑微的翻译霍莫·代依(Homo Dei)[6](473)。 路易九世在十字军的鏖战之中,派遣鲁布鲁克出使蒙元帝国,是由于他们风闻,蒙元帝国有一名成吉思汗后裔撒里答,刚刚接受基督宗教的归化。撒里答(~1256年)是蒙古钦察汗国的大汗拔都的长子,定宗贵由死后,奉父命率兵拥宪宗蒙哥即位,后镇守钦察汗国西境,兼统斡罗思诸国。宪宗五年(1255年),他赴哈剌和林朝圣。拔都死后,宪宗命他回国嗣位,死于途中。在西方流传着撒里答已经皈依基督宗教的说法,但此说并无实据。法国学者伯希和认为,Sartach或Sartaq是木速蛮人使用的一种蒙古文名字。他是拔都的儿子,但仅仅短期地继承了拔都的汗位(1255~1256年)。在鲁布鲁克经过其宫廷之后不久,他又从事了一次赴哈刺和林的漫长而又缓慢的旅行,并且再次与从蒙古返归的鲁布鲁克不期而遇,那里距拔都幕帐只有50多程。撒里答在哈剌和林获悉了其父的死亡。他被蒙哥指定继任其父,但他自己不久后也逝世了[7](34)。鲁布鲁克指出,撒里答“有六位妻子,其长子有两三位妻子”。这可以证明,撒里答至少有两个子嗣,而元代的官修历史却断言撒里答无嗣。伯希和认为,撒里答家族可能被灭门或遭到了清洗,他们的名字也可能被从皇家“除籍”了[7](37)。法国学者格鲁塞(René Grousset, 1885~1952年)根据亚美尼亚文和穆斯林史料,却认定他确实是景教徒[8](473)。鲁布鲁克在这方面的偏见,始终阻止他无法理解景教在蒙古帝国中的重要地位。 (二)鲁布鲁克出使蒙元帝国的主要活动 鲁布鲁克在出使蒙元王朝期间,曾受到了蒙古多个汗国可汗的召对、接见或交谈。他完全是以一种外交使节,而不是以旅行家的身份赴蒙元帝国。鲁布鲁克于1253年7月31日,到达了钦察汗国撒里答汗的幕帐并受到了他的接见,于同年8月3日离开撒里答幕帐;1253年12月2~3日,他经由准噶尔盆地的阿拉湖(Ala ),接着便进入了元定宗贵由汗的领地;同年12月27日,他到达了蒙古成吉思汗之孙和拖雷之子元宪宗蒙哥汗(Mangu)的宫廷,于1254年1月4日受到元宪宗的首次召对,于2月7日受到元宪宗的第二次召对,2月17日又与元宪宗简短相会,3月1日再度与宪宗会见,4月6日再次受元宪宗召对,5月31日最后一次受元宪宗召对;他于同年8月末,最后一次与前往宪宗宫廷的撒里答相遇和相会。圣路易的使者在蒙元帝国和整个蒙古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他自称“旅行家”或为一种自谦,或为一种掩饰。因为在当时的蒙元帝国,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对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官方使节的不利行为,他必须处处小心谨慎。 法王路易九世派遣鲁布鲁布出使蒙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寻找所谓基督徒王公撒里答。他还委托鲁布鲁克携带致撒里答的一封敕书。 路易九世还委托鲁布鲁克携带致元宪宗蒙哥汗的一封敕书。元宪宗蒙哥(Mongka, 1209~1259年,鲁布鲁克始终将蒙哥汗拼写作Mongu-chan)的名字从拉丁文传入法文后作Mangu-chan。它实际上相当于一种突厥文形式,相当于蒙古文,意为“长生的”。由于鲁布鲁克主要是通过突厥人口占支配地位的钦察汗国而接触蒙元帝国的,所以他记下了这种形式。但伯希和本人却始终坚持Mongka的写法。蒙哥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Toloui,? ~1232年)的长子。其母克烈惕部()公主唆鲁禾帖尼(Sorgagtani)是景教徒。他自己也表现出了对景教徒们的宠爱。他曾率蒙古军队攻占大理国,进军南宋,后死于今四川合州。路易九世也曾委托鲁布鲁克致他一封敕书,而且他还托鲁布鲁克携一封致路易九世的复敕(至今为止,这些敕书的原文,尚未被找到)。我们仅根据鲁布鲁克的记述,才对此略知一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