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总论 >

中法早期关系史:柏朗嘉宾与鲁布鲁克出使蒙元帝国(7)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 耿昇 参加讨论

    鲁布鲁克出使元宪宗,正如柏朗嘉宾出使元定宗一样,在外交交涉方面,无论是宗教归化,还是结盟御敌,均未获多大进展,仅仅是促使两大君主完成了沟通而已。
    但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最大的收获,也正如在柏朗嘉宾的出使中那样,是使他最早获知了蒙元帝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许多信息。
    例如,中国元代发行纸币。这种信息就是通过鲁布鲁克的报告而首次传往欧洲的。鲁布鲁克说:“契丹流通的钱是一种纸币,长宽均为一巴掌,上面印有几行文字,如同蒙哥印玺上的文字一样。他们(契丹人)使用毛笔写字,像画师用毛刷绘画一般。他们能把几个字母拼凑出一个字形,构成一个完整的词。吐蕃人的写法和我们的相同,其字母也颇像我们的那些字母。唐古特人的文字很像阿拉伯人一样是从右往左写,但却是由下朝上移行的。畏吾儿人的文字,如前所说,是从上往下写。斡罗思人通用的钱币是用松鼠皮和灰鼠皮制成的。”[10](185)这样短短的一段文字,对于西方钱币史产生过重大影响。
    对于当时中国北方的各民族,鲁布鲁克提供的资料堪称详尽,从而也形成了一部西方最早的东方人类学志书之一。
    对于元代的畏兀儿人,唐代的回纥或回鹘民族,以及作为西夏人的唐古特人、契丹人或大契丹人,当时的欧洲人基本上所知甚少。鲁布鲁克提供了比较翔实的有关这些民族的可靠资料。他记载下的主要内容如下:“与基督徒和撒拉逊人杂居的那些畏吾儿人,通过经常的争论,已达到只信仰独一神的程度。这些经常居住在城市中的畏兀儿人,便属于最初臣服于成吉思汗的人,成吉思汗因此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他们的国王。哈剌和林基本上是在他们的领域内,而且约翰长老王和他的兄弟汪罕的土地也在这一带,尽管他们占据的是北面的草原牧地。畏吾儿人则住在南面的山里。因为蒙古人恰好采用了他们的文字,他们却成为蒙古人最好的书记,几乎所有的景教徒都懂得他们的文字。在他们东面的那些山里是唐古特人,他们是很勇敢的民族,在战争中俘获过成吉思。但他在缔结和约并获得释放后,马上又发动了对他们的征服。这些人有很健壮的牛,像马一样长着多毛的尾巴,连腹背都有毛。它们的腿比其他牛要短,但更结实。它们拖拉蒙古人的大住宅,并且长着细长弯曲的角,要经常削掉角尖。奶牛除非对着它唱歌,否则不让人挤奶。它们也有野牛的脾气,如果它们看见有人穿红色服装,它们就扑向他并把他撞死。”[10](147~148)
    鲁布鲁克对吐蕃人、满洲人(Longa)和肃良合人(Solanga,高丽人)也有记述。
    “大契丹民族就是古代的赛里丝人(Séres)。他们生产最好的丝绸(该民族把它称为丝),而且他们是由于自己的一座城市得到的‘丝人’名。有人声称,该地区有一座城市,城墙用银子筑成,城楼是用金子所造。该国土内有许多个省份,大部分还没有臣服于蒙古人,他们和印度之间隔着海洋。这些契丹人身材矮小,他们说话带有很强的鼻音;他们和所有东方人一样,也长着小眼睛。他们是各种工艺的能工巧匠,其医师很熟悉草药的性能,熟练地把脉问诊;但他们不用利尿剂,也不懂得查尿。他们有很多人在哈剌和林,按自己的习惯做法,子承父业。因此他们要交纳巨额赋税,每天交给蒙古人1500艾索特;一个艾索特是一块重十马克的银锭,所以全部相当于15000马克,这尚不包括蒙古人向他们征收的丝绢和粮食,及加给他们的其他劳役。”
    “契丹人当中有被视做异族的景教徒和木速蛮人。在契丹有15个城镇中居住着景教徒。他们在一座被称为西安的城市里有个主教区,但其余人却完全是偶像崇拜教徒。崇拜偶像的是和尚,身穿红色宽大僧袍。他们那里还有一些隐修士,住在森林和深山里。他们生活清贫,令人赞叹。那里的景教徒对于基督教义一窍不通。他们做祷告,有叙利亚文的圣书,但他们不懂其语言,因为他们唱圣诗就跟我们的修道人不懂语法一样。他们完全堕落了,首先是高利贷者和酒鬼,有些人住在鞑靼人当中,采取古人的方式在那天过节。主教难得巡视这些地方,差不多50年巡视一次。当他巡视时,他们就把所有的男孩,哪怕摇篮中的婴儿,都指定为教士,因此他们的男人几乎全是教士。然后他们结婚,否则就会是违背祖宗的法规。他们还是重婚者,因为当第一个老婆死亡时,这些教士还会娶另一个。他们都是售卖僧职者,因为他们不免费行圣餐礼。他们为老婆孩子操劳,因而一心发财,不顾信仰。那些教导蒙古贵人子弟的人,尽管教的是福音书的教义,而他们的生活肮脏和贪婪,反使子弟们背离了基督的信仰。蒙古人本身,还有道人或偶像教徒,他们所过的生活还算清白。”
    基督教西方民族,终于对中国的某些方面有所了解了。但是,他们却是通过方济各会士们的“有色眼睛”看待东方的。他们身上那基督教优于一切人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些方济各会士们天生一种基督教民族的高傲心态,对其他民族都要贬低或抨击。中西交流一开始就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这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五、结语
    通过方济各会士受教廷和路易九世国王的派遣而出使蒙元帝国,开通了中法两国,甚至是中国与西欧基督教世界的最早交流。它证明了中法之间历史悠久的交流。
    这种交流又是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而完成的。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外交、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交流之路。
    开创这种交流的是基督宗教的传教士。这种传统一直维持到清代。传教士们始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中西文化交流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互相误解的基础上,甚至带了民族歧视的印记。这是历代中西交流的障碍,也是互相争执的根源。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继承中西交流中的优良传统,排除那些误解和障碍,使双方得以平等地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