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民国时期北平四高校宋史课程教学探研(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史研究》 聂文华 参加讨论

    (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1917年设立中国史学门,1919年改门为系,史学系走向独立。此后朱希祖长期担任系主任,他一直强调以社会科学治史,主张史学系学生前二年多选修社会科学等基础课程,后二年则随有专精之教员作断代史研究。故在1930-1931年的课程指导书中,朱希祖提出高年级学生必须选定一门“中国分代史研究,随教员常治之史,选择其一,共同研究。例如甲教员常治汉代史,或唐代史,乙教员常治宋代史或元代史……则三四年级生选择其一史,专攻两年,将研究成绩报告,方成毕业。”此课要求学生:“1将某代史句读一遍,以表明读完此史;2将某代史撰述源流及后人重修或考订之历史,编成报告;3将某代史有关系之参考书,及中外杂志上对于某代史之著述,编成一目;4将某代史之历史的地理,并其时代之政治、经济、学术、风俗及其他一切文化,分类研究,各择其一类,撰成有系统的论文;5各时代史各有特殊情形,其研究方法,由担任教员自由指导。”④此课类似于专书研究,而不在宋史知识的系统讲授上,重在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朱氏以南明史研究著称,当时他的研究重心也不在宋史上,但担任了宋史研究的导师。
    1931年初朱希祖辞去史学系主任,此课最后应是不了了之。而后系主任由北大校长兼文学院院长的蒋梦麟暂代,10月由归国的西洋中古史和中西交通史专家陈受颐接任,但对史学系影响最大的却是傅斯年。自1931年度始,史学系的课程设置更为规范系统,注重史料的整理,提倡充分的工具,体现了傅斯年的史学观念。⑤
    1931-1932年度的宋史课程由老派学者柯劭忞之子柯昌泗担任,每周四课时。在课程说明中,柯氏论证了宋史研究的意义,并介绍了此课的讲法和具体内容:“《宋史》一书最号繁重(一)宋代享国甚久,事迹过多。(二)汉唐以来政治典章学术思想经五代之乱,渐次递嬗,至宋而大为变化。(三)宋人最重史学,当时学者对其本朝史实多有撰述,即在文集笔记中,亦皆喜谈掌故,史料之多,为历代之冠。(四)宋与辽金西夏蒙古诸蕃等国交涉频繁,情形复杂。凡此诸端,非从《宋史》及各种史料细心钩稽,不能了然。且自宋迄清,国家制度社会风俗以及一切事物类皆沿袭宋人之遗,随时演变。溯其变迁之迹,宜从宋史入手。本课程内容,系将宋史中重要史实,参考各种史料,编为讲义,分别讲述,略见梗概。一面指导学者对宋史加以缜密之研究,及应研究之方法。并随时介绍研究宋史必须参考之书。且对各种史料随时评骘其得失,以资旁证。”⑥柯氏旧学根底深厚,以金石学著称,惟留下一部《语石异同评》,而依此课程说明,也可见其宋史之见识。幸运的是北大图书馆藏有他当年所编的《宋史讲义上》,据此可略窥其宋史研究之心得了。讲义共分为七节:一、太祖得国之本末(论禁军及杯酒释兵权——本节括号中文字,均为作者所做说明,下同),二、宋初统一之业(论削藩),三、交州立国(因中夏历朝相传疆索,在宋时有极重大之变改),四、宋与西夏之战争(论边患),五、北宋之亡,六、北宋九朝大事概略(北宋政治史略),七、北宋制度概略(不全)。⑦从内容看,重在政治制度史,虽简略,但时有精彩之论,如:“杯酒所释之兵权为禁军,而非藩镇,宋之削除藩镇,别有计画,与此固无涉也。”“综观宋之得国,以禁军为最大关键。”这与聂崇岐1948年发表《论宋太祖收兵权》一文观点一致。而他对宋代制度史的研究意义有其独特的理解,“自唐末五代以来,典章隳坏,唐以前相承之制,荡然无余。有宋肇兴,补偏救弊,因时制宜,故其法度,始终未能完备。而自宋以后,迄于晚清,多半因其制而递加损益,从未有沿袭汉唐之旧者,此洵中国制度沿革者之一大变迁也。”可惜讲义不全,未能见“自宋迄清,国家制度社会风俗以及一切事物类皆沿袭宋人之遗,随时演变”之迹。
    自1932年度,史学系中国史断代研究科目分六或七段、西洋史四段,采取两年一轮回办法,中国史包括上古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辽宋金元史、明清史,宋史和辽金元史时有分合。每年开中国史三或四段、西洋史二段,史学系学生可选修中国史六段、西洋史二段,或西洋史四段、中国史二段。⑧
    1932-1933年度改由赵万里开设宋史,方壮猷开设辽金元史。赵氏的宋史课程“注重介绍新材料以补充旧材料,而尤致力于典制学术艺术风俗文学诸方面”。⑨赵氏此年度还为史学系一年级学生开设必修课中国史料目录学,课程内容“包涵之空间性为中国及高丽安南等旧属国,时间性为史后迄近代。旧史料如正史编年传记实录志乘,新史料如甲骨金石文字档案等并重。图表注重版本”。⑩从两课的课程说明看,他注重新史料及版本目录学及宋代学术、文学史的研究。赵氏时亦担任北大研究院文史部导师,指导的学生论文也多为宋代文学史,如宋词和北宋专家词研究,于此亦可知他兴趣之所在。(11)
    1933-1934年度宋史和辽金史停开,1934-1935年度聘请蒙文通开设宋史,姚士鳌(从吾)开设辽金史。蒙氏的宋史课程“注重探讨有宋一代政治之升降,学术之转变,制度之沿革,民族之盛衰,以吕东莱、陈君举、叶水心之说为本,取材于《东都事略》、《南宋书》、《宋朝事实》、《太平治迹》,以济元修《宋史》之阙;更从《文献通考》辑出《建隆编》佚文,以为《宋会要》之纲。”(12)蒙氏重在以浙东学派的史论观察有宋一朝的历史,体现了他宋史研究的特色。而据任继愈回忆,蒙氏此课主要是围绕王安石变法展开的,(13)具体观点与他后来的讲义《北宋变法论稿》应是一脉相承的。
    1935年下半年,蒙文通未得北大续聘,其宋史课由姚从吾接手,合并成宋辽金元史一课。据课程指导书,“本课程拟分两部,每部又各分为四编:第一部辽宋的建国与金朝的灭辽破宋。这一部的四编是:第一编:辽宋的建国。第二编:宋辽的对峙与王安石的变法。第三编:金朝与他的灭辽破宋。第四编:南宋与建都燕京以后的金朝。第二部蒙古的崛兴联宋灭金和忽必烈建立的元朝。这一部的四编是:第一编:成吉思汗时代。第二编:南迁后的金朝与窝阔台的联宋灭金。第三编:蒙古与南宋的对抗与忽必烈的统一中国。第四编:忽必烈统一后的元朝。”(14)从内容看,属中规中矩的政治史叙述,注重宋与辽金元的对峙局势,承袭了他之前开设的辽金元史课程,讲授重心在辽金元史及其与宋的关系上。
    1936-1937年,宋辽金元史课程“本年停”。(15)七七事变后,北大南迁,与清华、南开组成西南联大时期,历史学系(1937-1939年改为历史社会学系)1937-1938年度仍由姚从吾开设辽宋金元史,1938-1939年度由张荫麟开设宋史,1940-1946年度辽金元史和宋史由姚从吾轮番开设。(16)1946年以后,宋史课程则由邓广铭开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