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论 目前,学界对民国宋史研究的考察,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着眼于学者们的具体论著,重视的是他们所解决的问题、研究视角和使用的材料,而对当时的史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环境关注不够;一是对现代史学的学术体制形成做整体性之观察,而未能具体到宋史研究如何展开上。对此,近现代学术史研究者与宋史研究者都有所贡献,笔者窃不自量,希望能结合两类研究者之所长,通过考察当时宋史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课者的讲授特色及代际更替,并与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结合起来,提供一种观察宋史研究如何展开的制度背景,藉此说明宋史研究学术史梳理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有人或许会质疑,不能仅仅根据课程说明就推测出宋史课的讲授内容和特色,而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中即使存留下来大部分也并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两种材料确实都有其局限性。课程说明只是开课者大致的设想,最终讲授了什么,还得依靠其他材料来印证。民国时期四校的课程讲授老师多编发讲义,而研究和教学又是一体的,若有讲义存在或相应的论文发表,则可以推见他们讲授的重点和特色所在。(57)虽然大部分学生最终并没有成为学者,毕业论文也不会是他们所作的第一篇论文(对一些优秀学生来说,毕业论文之前即已发表多篇习作),但毕业论文作为他们早期学术研究的重要实践,从这里可以观察他们的学术起点。他们的选题代表当时宋史教学的成果和未来研究的可能趋势,他们本来有可能成为宋史研究的新生力量,只是由于客观环境和时局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偏向了另外的轨道,从而在后人的学术史叙述中沉寂无声。 学术史的演变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如时局的嬗变、史学思潮的分化及刊物的导向等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到一门学科的发展,而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选题既是其中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演变的结果,所以不容忽视。若以此观察二十世纪宋史研究的进程,或许会发现其中延续和断裂并存,充满了偶然与无奈,也能发掘出更多已被忽视的前辈事迹,但这已经不是本文的探讨范围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