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周谷城为张西曼题词“民主战士,奋斗终身,典型尚在,启迪后生。一九八七年夏,怀念张西曼教授。……”;1991年5月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著名法学家、原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新华日报》总编辑张友渔为张西曼题词:“宣传马列主义支持革命运动回忆西曼先生”;1992年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顾委委员、全国文联副主席、电影家协会主席夏衍写下“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张西曼精神不朽”的题词;同年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从台湾写来题词“爱其所同 敬其所异 忍小异而持大同则无争 无争则家和而事兴矣 小曼贤侄雅属”;1994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名誉主席楚图南题词“追求真理 追求进步 纪念张西曼教授”;1995年3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题字“张西曼先生的一生是坚持正义追求进步的一生”;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1995年4月的题字是“高风亮节垂青史”;同月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的宋平题写了“深切怀念张西曼同志”的题字;199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在民革、民盟、九三中央联合召开的张西曼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发言,称颂“张西曼教授也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英勇投身于抗日运动的民族英雄”;1996年8月俄罗斯《真理报》发表记者安德列的文章,称颂张西曼是近代“中国俄罗斯学的奠基人”;1998年11月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成员童小鹏为张西曼题词:“张西曼先生为传播马列主义,促进两次国共合作和加强中苏友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张西曼教授做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和坚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推动中国实现民主与科学的杰出贡献永垂青史!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先父张西曼虽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物质遗产,但是他却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法估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人民对外友协陈昊苏会长在看了《张西曼纪念文集》后写信给我,他由衷地表示“………对先生身后遗属遭遇的磨难叹息不已!在我看来,你没有在困境中沉沦,而是顽强奋斗,不断进取,走向成熟,为弘扬先烈的事迹始终不懈,并最终取得成功,这又是不幸之中的大幸,同样值得我们大家钦敬!”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的李禾同志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小曼,你是党的好女儿,你搜集的这些资料,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图书馆的孙振清副馆长也诚恳地告诉我:“作为一个党史工作者,我很早以前就知道张西曼先生的名字,但是我们无论谁,也不可能花费你这么大的精力去搜集张先生的资料,感谢你帮助我们填写了中共党史中的空白。”而中共中央统战部四局的颜景秋同志则真诚地说:“搜集张西曼史料这件事本来该我们党来干,现在你们家属替我们干了,你对国家尽了忠,对父母尽了孝,做到了忠孝两全。”中共中央统战部四局胡治安副局长看了我提供的全部资料后,由衷地评价:“你为张西曼先生做了大量工作。”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张毓茂多次真诚地说:“孝顺女儿,感天动地。”“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当如张小曼。”“三十年前看父知女,三十年后看女敬父。”………面对着这么多颗真诚、善良的心,我所受的无论什么挫折苦难都不在话下了。我将继续努力,矢志不渝地艰苦奋斗,力争早日出版《张西曼年谱》、《张西曼文集》、《中苏文化协会大事记》、《张西曼传》等著作,以报答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朋友对我的厚爱。 回首往事,我认为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好心人的理解和帮助,我是坚持不下来的;如果仅仅依靠我个人的力量,也绝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我的关于《俄国共产党党纲》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的观点,如果没有各位专家学者的指点帮助,更是不可能顺利形成并敢于公布于世的。为寻找《俄国共产党党纲》中译本我经历了一条自讨苦吃的艰难曲折的探索之路,我想,只有不畏艰苦、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夫才能有所发现和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忍之副院长说我的观点是“重大发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部黄修荣主任说我做的是“沙里淘金”和“蜜蜂采蜜”的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中国现代政党史教研室主任李瑗教授说我的发现填补了中共党史中的“一个大空白”,解开了中共党史中的“大谜”,著名作家丁玲的丈夫陈明老先生更是热情地鼓励我说:“太好了!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你的工作是重大的贡献,你不只是对你父亲有功,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有功,更是对共产主义事业有功”。其实我所取得的成果是我在探索之初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我想只有淡薄名利、不辞辛苦、广征博引、努力挖掘原始资料,才能对得起大家的鼓励,不断发现新的成果。 因为仅是业余研究中的一得之见,现做为抛砖引玉提出来,尚请广大读者和近代史及党史专家们批评指正。目前我找到的《俄国共产党党纲》最早的是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设立的广州人民出版社1922年1月的初版本,但除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作为”康民尼斯特丛书”系列印行的六个版本外,还应该接着寻找父亲回忆中谈到民九年(1920年)出版的《俄国共产党党纲》的版本,我认为民九年(1920年)的版本很有可能是父亲自费印刷出版的,是《俄国共产党党纲》中译本最早的版本,仍需要我不断进一步挖掘新的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今后需要钻研的工作还很多,我将继续以更高的标准鞭策自己,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下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单位: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