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是玉带河大街,曾为新、旧城南门外的护城河。问于路人,得知南边运河上可能有船,于是前行。古州城的南郊外,又辟出大运河森林公园,里面种满花草树木,赏心悦目。河边建起码头,果有10余只小木船排列。探问,船票20元,往来于两岸。船为新木,船头挂有两只大红灯笼,甚是喜庆好看。船老大是白洋淀人,来此摆渡,性格开朗,风趣幽默,看出来意,知道环保的重要,说船烧煤不烧油。听着马达的嘟嘟声,我们都笑了。 河东岸也有码头,从运河北端发出的航船也停泊于此。暗自欣喜,虽没坐上航船,而南北两端都看到了。码头上盖起一片仿古建筑,还有多彩的牌楼,这是为拍电视剧《漕运码头》而建。剧拍完,存留下来,成为一景,还有实用价值,房屋出租,经营各种商品,赶上休息或节假日,生意一定红火。 小木船在河中行走,平静的水面,倒映出两岸的绿树,惬意于平日的清静悠闲。不知是洁净,还是下午时分,光的反射,河水由绿变蓝。船尾的浪花打破了平静。大运河记忆着历史,犹如胶片,映出了当年舳舻蔽水的景象。成于清代的巨幅画卷《潞河督运图》,如同影视剧在面前播放。大运河宽阔,官舫仪仗、驳船小艇行驶其间,两岸房屋建筑、楼台庙宇辉煌,画面中800多个人物,督粮官员、兵弁差役、船夫纤夫、行商坐贾、叫卖摊贩、弹唱艺人、妇女儿童等,各具神态,栩栩如生,如同《清明上河图》,再现了通州大运河的历史风貌。 忽忆起曾在杭州小住几日,专程奔往大运河,观赏南端的情景。河宽水深船大,裸露的船只,装载着各种货物,往来穿梭,马达声隆,无片刻宁静。偶能看到船中驾驶舱的男人,船头织毛衣的女人,船尾走动的鸡犬,有忙有闲,又如移动的居室,有了家的温存。与古时相比,河边少了纤夫,船上缺了风帆。船速虽快,却不如古时紧凑繁忙。 身随小船荡漾,心生诸多碎片: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不可一日无粮……口中之物,维系生命,唯此为大,民以食为天。 不觉又想起了幼稚时的两件诱惑,皆诞生于水。漕运之忙,带动了各业,吃食也繁荣出一地名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