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的保存,得益于吐鲁番特殊的气候。吐鲁番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多风,年降水量仅16毫米。对于文物来说,这样的保存条件得天独厚。徐东良告诉记者,这种气候,使丝绸、纸张埋到地下都不会烂,出土很完整,墨迹保存得很好。这里能出土大量干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人埋到地里去之后,水分会迅速蒸发,人体就不会腐烂。在吐鲁番博物馆陈列的干尸上,你甚至能看到尸主细密的毛发,以及皮肤下的筋肉。 1961年,交河故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4年,它作为长安-天山廊道上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和火焰山、葡萄沟、高昌古城并列,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吐鲁番的四大景点之一。 根据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田卫疆的划分,吐鲁番的历史有四个维度,从古至今分别为:公元1世纪前一千年,这是车师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交河城便是他们的国都;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后8世纪,汉王朝为了削弱匈奴对西域诸国的影响力,打开了通往西方的通道,大量汉民来到这片盆地屯田,并建立了汉人政权;公元9世纪至18世纪,回鹘人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最后一个维度则绵延至今天,乾隆二十年以后,清王朝彻底平定准噶尔,原本躲避战乱的维吾尔人首领额敏和卓带领族人回到了吐鲁番,此后,这块盆地一直保持着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满、汉、蒙、回等各族参加共治的特点。 沿着这样一条时间线,记者更深入地走进这座古丝路上的重镇。 文化融合,成就贸易繁荣 带记者在吐鲁番参观的,是一个名叫热孜宛的维吾尔族姑娘。她高鼻深目,有一头漂亮的卷发,说汉语时缺少抑扬顿挫的声调。“你会听不懂我的介绍吗?我们维语里是没有四声的。”她解释说,直到去伊犁读大学之前,热孜宛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用语基本都是维语,她的父母辈甚至听不懂一句汉话。 在如今的吐鲁番,商铺、地名、菜单等日常文书中,均以汉语和维语共同书写。如果将时间倒推一千年,辽宋时期,维吾尔族人的祖先回鹘人在此地定居繁衍,已经将回鹘高昌国建设成了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交融的地方。 根据历史记载,回鹘人在唐代宝应年间就皈依了摩尼教,迁居高昌后,将摩尼教带入了这一地区。今天,在吐鲁番地区相继出土的不少用中古波斯文、回鹘文书写的摩尼教文,以及考古显示的壁画都为其提供了证据。在柏孜克里克的38号窟中,有一幅完全以摩尼教教义为素材的壁画窟,画面上有两棵树,生长于水池中,树的两侧皆为背生双翅的供养人,正中则是身着白衣的吹笛人。这在《巨人书》、《信仰要义》等摩尼教诸经典中都能够找到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