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隶省,北戴河的学校建立最早,时间在1902年,最初招生12人。1904年英诺肯提乙在永平府中心地带选购了一块地皮,建立了教堂,同时开办了一所学校。因为没有合适的老师,学校举步维艰。是年,他们还在台营镇开办了一所学校。两所学校存在了4年多,到1909年就关闭了。1916年再次在永平府办校,招收学生25名。1907年,建昌营的一个姓南的中国东正教徒在自己家中开办学校,不久关闭。1911年传教团在白家窝铺建了学校,起初招收了18名学生,但一年后就解散了[17]。通州东定安村的学校早在1861年就建立了,1900年被毁。1907年俄国人在东定安村重建了教堂,并在是年12月5日开办了学校,首批招收学生19名。1910年首次在通州县城建立了一所学校。此外,在西集和王家庄也曾建立过学校,但存时很短。1912年,传教团在西山门头村购置了一处有36间房的院落,建了一个讲道大厅、一处织布厂和一所可容纳20名学生的学校。1916年他们在卧佛寺附近的四王府村开过一所学校。在天津,1904年,俄国人曾将小关街的房子借给一个中国学校使用,希望能在课程中加入东正教内容,被李姓先生断然拒绝。随后俄国人自己开办了一所学校,自聘教师,招收贫困家庭子弟入学,传授东正教教义,发展教徒。1914年,天津东正教会学校学生人数曾达到20人[18][19]。 河南省的东正教势力主要集中在卫辉府、道口、彰德府、开封府、杞县和宁陵县等几个地区。卫辉府是俄国传教团在北京地区以外办学最集中的城市。第一所学校建于1906年1月,招收走读学生11名,秋季增至20人。1909年这里又建了几所学校。一所是寄宿学校,首批招收14名学生,另一所建在北门外,招收了20名学生,同时还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首批招收了15名学生。然而,到1913年卫辉府只剩下一所有15名学生的学校,其他学校因为难以为继而关闭了。此外,1909年在卫辉府的臧庄也曾建立过一所学校,存时不详。1909年3月卫辉府一名韩姓中国教徒来到道口,找到一处适合做学校的房子,招收了17名学生,半年以后学生人数增至40人,1911年有学生32名,1913年为24人。彰德府(今河南省安阳市)的学校创设于1909年,招收7名学生,第二年增至27人。由于这些学生大都来自周边农村,学校的活动难以正常开展,1912年学生人数锐减到10人。开封府的学校开办于1907年。1908年4月有30名年龄从8岁到20岁不等的学生在学。第二年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招收15名女童入学。1913年两所学校的人数均为21人。1908年年中一个姓周的东正教徒于杞县一处租来的房子里开办了学校。宁陵县于1909年首开学校,创办者为谢姓东正教徒,招收学生16人,1912年关闭[17][20][21]。 湖北省的东正教传播范围主要集中在汉口、袁家口、峰口以及仙桃镇几个地区。《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以后,俄国在汉口设立领事馆,同时设立了茶商办事处。俄国有几家著名的茶叶公司在这里长期从事茶叶的收购、加工和贸易。这里虽然早在1885年就修建起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但从未办过学校。袁家口的学校开设于1907年,招收学生10人,但很快就关闭了。1910年再次建校,招19名学生入学。这所学校同样好景不长,时断时续地勉强维持到1912年。1898年,汉口的东正教神父曾计划在峰口开办一所学校,由于没有物色到合适的老师而作罢。1902年11月英诺肯提乙来到峰口,从有意加入东正教的当地居民中选择了3人送到上海的学校学习,其中有一个姓高的人。1905年高神父从上海结束培训归来,担当起管理峰口教务的责任。1907年11月在高神父家开设学校,招收11名学生。1908年在校学生人数为12人,1910年为33人,1911年也为33人(男生25名,女生8名)。到1912年,学校经济状况恶化,只剩下15名学生,不久关闭。相比较而言,仙桃镇的东正教传播规模似乎更大一些。1902年传教团由北京派遣东正教徒赵国山回故乡仙桃传教。1905年后有葛神父和阿得利昂神父来到此地,曾经建立过教堂和学校[22]588。1909年,当地教徒陈氏兄弟在自家开办了一所学校和祈祷所。1910年春人数达到27人,1911年为35人(包括7名女生),1912年为33人(包括5名寄宿学生),1913年年底一度达到42人。此外,1911-1913年间在辛口、剅嘴(初招20名学生)、路官庙、黑流渡等村镇也曾建立东正教教会学校,但大都很快就夭折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