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1月11日,圆明园被烧之后一病不起的咸丰帝,在他所剩不多的时日里做出了一道重要的批示,批准了恭亲王奕䜣会同军机大臣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总理衙门设立,“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由此开端。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整个洋务运动一以贯之的最重要思想。而这个思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就已提出,却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才得以实施。 1843年,负责鸦片战争媾和谈判的耆英,给道光帝上呈了一支英军使用的新式击发枪。道光帝对枪爱不释手,对耆英提议仿造的奏折却做了否定的朱批:“卿之仿造一事,朕知必成望洋之叹也。”这一“叹”,延误了二十年。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真正让清王朝统治阶层清醒认识到洋枪洋炮厉害的,不是两次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的外国侵略者,而是内乱太平天国。 在屈辱地与列强签订了《北京条约》之后,外患暂缓,清王朝可以全力解决被视为心腹大患的“长毛贼”——太平天国。发起于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此时已经席卷江南,大清国根基动摇。 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李鸿章,那时候还是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僚,1862年才招募成淮军。他向曾国藩汇报淮军的情况时说:“敝军枪炮最多而精,郭杨刘王四军万五千人,洋枪万余支。刘镇铭传所部七千余人,洋枪四千支。是以所向披靡。”稍后他又向清廷阐述了自己的治军思路:“臣军久在江南剿贼,习见洋人火器之精,于是尽弃中国习用之抬枪、鸟枪,而变为洋枪队。现计出省及留防陆军五万余人,约有洋枪三四万杆……又有开花炮队四营……洋炮重者千余斤,轻亦数百斤,其炮具之坚精,药弹之繁冗,臣讲求数年稍窥机要,他人多未及见,更未与知。” 相较之下,太平天国使用洋枪洋炮倒是先清军一步。1858年,清廷就曾在上海截获过向太平军输送“洋剑、火枪、子药”的外籍走私轮船。在1860年的安庆之战中,太平军用“西洋落地开花炮”把湘军打得“惊心动魄”。是年11月,在前线督师、久攻不下的曾国藩提出“师夷智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一年后,安庆攻陷,曾国藩立刻在此开设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由此诞生了洋务运动的第一个近代军工厂。 即便是有外忧内患的形势所迫,又有皇帝的“遗命”,洋务运动在大清国也是阻力重重。仅就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一事,洋务派和顽固派就爆发了激烈争论。一方代表是恭亲王奕䜣,另一方则是文渊阁大学士、同治帝师倭仁。 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途在人心不在技艺”,西方技术不过“雕虫小技”甚至“奇技淫巧”,学习他们不过是“一艺之末”。何况“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奕䜣等人论述“师夷长技”的必要性不必赘言,他们对当时顽固派的指责确实一针见血:“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奕䜣在1861年协同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是慈禧最倚重的权臣,慈禧也倾向洋务。她调和双方矛盾,委任倭仁当总理衙门行走,让他不得不接触洋务。倭仁称病坚辞,结果惹恼了慈禧,免了倭仁全部职务,只给他保留了大学士之称。 虽然有慈禧的支持,洋务运动在士大夫阶层也是非议众多。而慈禧本人,对洋务运动的支持其实也非常有限。光是修建铁路一事,李鸿章就运作了二十多年,甚至为塞顽固派之口发明了“马拉火车”,还给慈禧在颐和园修建了一条小铁路。直到1889年,清政府才下诏肯定铁路“为自强要策”。慈禧真正接受铁路还要再过十多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次年慈禧从西安“回銮”,这才在保定第一次坐火车。 洋务运动真正的核心力量,是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封疆大吏。他们对洋枪洋炮有着切身体会,因而最易从器物层面着眼,进行革新强国。 清王朝的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湘军、淮军相继诞生,东拼西杀,保住了大清江山,他们所代表的地方势力强大起来。而这些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们,又在洋务运动中进一步壮大了实力,从而成为决定晚清历史走向重要政治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