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无论是当年勇敢抗击侵略的国家的人民,还是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无论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在那个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们,都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二战结束后,许多国家都以不同方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铭记历史教训,颂扬英雄,悼念牺牲民众,目的就在于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波兰在战后就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每年的1月27日为纪念日,当年的幸存者、参加过解放集中营战役的红军老战士以及相关国家的政要,都会被邀请来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举行纪念活动,波兰全国各地也都举行相关的纪念活动。2005年11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1月27日设立为“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波兰、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也都将1月27日设立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祭奠纳粹大屠杀中的死难者。每年的这一天,纽约、巴黎等国际性城市,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美国纪念珍珠港事件也是如此。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从而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这一天为国耻日,并对日宣战。此后每年的12月7日,美国政府、军方和民众都会以各种形式纪念珍珠港事件。从夏威夷到华盛顿特区,各地政府部门、军方通过一系列纪念活动,追思在该事件中殉难的2000多名美国人。 血的教训不能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是以国家的意志,坚决维护抗日战争期间民众死难者的名誉权,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每年必须组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这既是贯彻落实宪法基本原则的具体行动,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胜国,也是日本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国,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活动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仪式,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坚强决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