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邱凤池的奏折还不足以说明整个平壤守军的军火储备情况的话,那么,正好可结合另一条核心史料,就是日方文献所提供的平壤战役结束后的缴获物资清单,基本可以明确经过9月15日的激战后,平壤守军的军火余存情况。 在这一清单中可以看到,日军在平壤战役中共缴获清军步枪子弹56万发、炮弹840发⑩。从绝对数量来看,清军遗弃的枪炮子弹数量是惊人的,但枪弹分配必须考虑军队人数,如果平摊到平壤前线清军1.3万人头上,则会发现清军人均弹药数量少得可怜,人均仅有43发子弹。平壤前线,卫汝贵部还配有过山后门炮20尊,马玉崑毅军配带小炮6尊,左宝贵领有陆路军炮6尊,叶志超有小炮8尊,按这40门火炮计算,将日军缴获的840发炮弹平分,每门只能分到21发炮弹(11)。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弹药的日均消耗量问题。根据邱凤池的奏折,可知守卫平壤的清军在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总共消耗子弹74万发、炮弹2800发。即使不考虑实际作战情况,按平均数计算,每日也要消耗18万发子弹、700发炮弹。而平壤战役的实际情况是,日军真正的总攻只有9月15日(农历八月十六日)凌晨四时三十分到午后二时左右这大半天时间,清军在此后休战时乘夜撤离平壤,日军在9月16日上午顺利占领平壤城,也就是说,已消耗的74万发子弹、2800发炮弹,大部分实际是在抵御日军这大半天总攻中消耗掉的(12)。 那么,如何来计算平壤战役中清军弹药在抵御日军大规模进攻中的日均消耗量? 一种算法是,按上述情况来估算,叶志超撤退时所遗弃的56万发子弹,顶多能抵御一天同等规模的日军总攻;另一种算法是,如果按照身居战阵的袁世凯的估算,200发子弹不到10分钟就会消耗掉(13),56万发子弹恐支撑半天都很勉强。至于840发炮弹,用不了一天也会全部打光。看似绝对数量上的充裕,所谓“山积”的清军弹药储备,实际上却掩盖了清军弹药储备相当匮乏的真相。故叶志超清军的仓皇撤逃,至少有一个因素是估算了枪弹不足以坚守平壤城。清军官兵日常养成的习惯和意识中,单枪配弹的标准是1000发,像平壤战役最后(按被缴获的子弹计算)每枪只能配备50发左右的子弹,怎能“敷用”? 这样看来,被研究者据为核心史料的曾广钧呈文所说的弹药“枪子尚属山积”,根本不能作为清军武器弹药储备充足的依据,由此可见国人对战备认识的粗疏;而根据日军缴获的清军枪炮弹药来看,确实不足以支撑清军击退日军对平壤的进攻。而且,清朝平壤守军的粮草供应同样告急,当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龢看到叶志超报告平壤“军粮五船在大同江为敌劫去,存粮不敷五日”的奏折后,发出了“此师殆哉”的哀叹(14)。当时清军没有建立像日军那样沿途设立兵站保障运输供给的近代军队后勤制度,而依靠一条原始、拖沓的后勤补给系统,武器粮草补给极为困难。这一具体史实说明叶志超没有谎报军情,也说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无论是最高掌权者慈禧太后,还是秉中枢权力的军机大臣们(礼亲王世铎、武英殿大学士额勒和布、东阁大学士张之万、兵部尚书孙毓汶、工部左侍郎徐用仪、户部尚书翁同龢、礼部尚书李鸿藻、礼部侍郎刚毅、恭亲王奕訢),以及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掌握清政府主要军工厂和外购军火事务的封疆大吏,根本没有为争取这场战争的胜利做好充分准备,其实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但这不能成为叶志超这一前敌主帅“怯战”而仓皇撤离,导致他所指挥的这支中国陆军主力全军崩溃、一发不可收拾的理由,更不能开脱他对甲午战败应承担的历史罪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