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鲁可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乡村价值再造——基于云南省禄劝县扶贫项目的实践反思(7)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 鲁可荣 DOKORA Ttev 参加讨论

    (二)依托乡村知识和本土资源精准开展扶贫工作,避免村民形式化“参与”到无法落地的扶贫项目
    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发动贫困村民参与到扶贫项目之中。参与绝不等于形式上的出席。农民参与有很多内涵,例如,“在决策及选择过程中的介入、贡献与努力、承诺与能力、动力与责任、乡土知识与创新、对资源的利用与控制、能力建设、利益分享、自我组织及自立等方面,任何发展努力若在这些方面不能得以体现,那将称不上是真正的参与”。[10]因此,参与式项目的目标群体要做到真正的“参与”需要具备一定知识和能力。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从外部输入的知识和资源不能够被村民所掌握和接受,尤其是无法与乡土知识和本土资源相融合的情况下,村民的“参与”可能仅仅是形式化的“参与”。因此,项目实施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村民是否具有相关地方性乡土知识和本土资源是保障村民能否真正参与项目的关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在精准扶贫中要采取合适的形式确保弱势群体可以真正参与到扶贫项目中去。项目村村民可以分为村落精英、普通村民、弱势群体三个不同群体。真正的参与应该是不同群体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参与。从扶贫手段和策略来看,项目办注重引导村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种植养殖技术,提升村民发展能力。而这些现代化的技术与知识的掌握需要村民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村落精英可以凭借其人力资本优势较快地掌握并熟练运用,而一些普通村民和弱势群体则可能无法熟练掌握,也就无法真正地参与到项目实践中。于是,可能会出现村落精英主导着项目实施,并拥有对项目资源的实际支配权和控制权,出现村民参与的非均衡性、精英俘获、村民形式化“参与”等问题。因此,如果要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扶贫项目中,一方面要通过一定的外部资源输入,解决村民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掘村庄内部的传统乡土知识和本土资源,让村民在项目实践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这就需要转变目前单纯从外部输入现代化知识和资源的现状,需要从村庄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出发,依托乡土知识和本土资源,开展扶贫项目,避免村民“有力无处用”的形式化“参与”到无法落地的扶贫项目中。
    (三)精准扶贫应采取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综合贫困治理模式
    项目办在多年的扶贫实践中,为了解决项目村对项目资助的依赖性问题,逐步形成了由村民、村民互助合作组织、社会组织、政府等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合作共赢的综合治理模式。在这种合作共治模式下,村民是扶贫项目的主体,是决策者和执行者;政府和社会组织等是资源提供者、支持者和协助者。村民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关系不是“给予”和“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对话、平等合作的关系,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提升扶贫效率,有效解决项目村的贫困问题。
    目前,精准扶贫中面临着诸如农民主体性缺失、扶贫成本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扶贫对象瞄准偏离等问题。农村扶贫不仅仅是增加资金投入、确立更多项目或者把哪些人纳入扶贫对象等简单的技术安排,而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社会治理过程。[11]因此,农村扶贫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才能够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有学者提出合作型扶贫是解决农村扶贫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2005年,国务院扶贫办在四川省仪陇县开展的“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就是合作型扶贫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与实践。[12]
    实际上,这种“合作共治”的扶贫模式要在中国农村扶贫实践中取得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贫困治理结构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扶贫理念的转变。目前,中国农村扶贫实践中隐含的一个基本观念是: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是落后的、没有能力的、缺乏资源的,因此需要通过输入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大量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来改造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政府等外部资源的提供者在贫困治理中就处于主导性地位,不管是从资源的控制与使用还是脱贫路径的选择等方面,贫困者都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是被改造者,难以实现平等合作。要在贫困治理中实现“合作共治”,就需要转变旧观念,充分认识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所具有的资源、能力及其价值和意义,这样才能够在一个平等对话与合作的平台上开展农村扶贫工作。因此,将乡村价值理念引入农村扶贫实践,可以有效地推动农村贫困治理理念和实践模式的转变。
    (四)整合利用乡村价值资源,以传承和再造乡村价值为导向开展精准扶贫,实现村落可持续发展
    目前,民族地区许多农村由于较少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剧烈冲击,相对完整地保持了青山绿水的原生态环境以及淳朴浓郁的乡风民俗,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农耕生产价值、传统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休闲价值等不断地显现出来,从而为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与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内源式发展动力、潜在资源及后发优势。因此,在新时期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中,需要转变过去单纯注重生产发展的扶贫实践,应该从贫困村实际拥有的生产生活资源出发,重新发现和认识村落所具有的农业生产价值、生态价值、生活价值以及文化传承和教化等多功能价值;[13]需要更多地注重以村民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体验为目标开展扶贫工作,协助村民实现“美好生活”愿望;充分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内生动力,发动以乡村精英为引领的社区合作,立足村域特色自然资源,整理发掘村落民族特色文化,激发贫困村村民重新发现、整合利用乡村价值资源,精准开展特色产业扶贫,以传承和重塑乡村价值为导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使其过上可持续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