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草原为何会陷入生态危机,关键是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即我们的文化价值观由“人与自然和谐”转变为“人与自然对立”。这种人与自然对立的观点,实质上体现的是西方利己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和追求经济无限增长的目的。当这种观念在以“经济发展”为主旨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伴随资本市场强力进入草原牧区后,作为哈萨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游牧生态观与环境行为”逐渐被消解。那些有利于维系人草畜关系的各种禁忌与信仰逐渐被瓦解,自然的神圣性也不复存在,破坏草原环境的行为频频发生。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力量全面进入牧区后,草原上游牧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都被赋予了“资本”的概念,这使得原来游牧民对各类自然资源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些自然资源不再是以满足基本生存为目的,也不再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共有物品,而是可以赚取更多货币收入和无限攫取的资源。这也为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行为卸下了精神上的羁绊。因为哈萨克传统核心价值观制约着游牧民的生产、生活行为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获取资源的方式。客观上讲,它对维系草原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发展进程中,本土知识逐渐让位于现代科学知识,宗教习俗也变得不如以前重要。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发展”逐渐“消极改变了本土社会文化体系和支撑他们的生态系统”[16],其背后的观念进而影响着本地居民对待资源的态度与环境行为。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在经历了一个快速“现代化”发展过程后,逐渐发现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技术变迁和科学理性所带来的好处并没有在物质层面上实现[17]。这种情况在游牧社会表现得更为明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非洲地区牧区干旱和贫困问题,国际组织及各国向非洲投入了数以万计的资金、技术、设备来救助和发展游牧经济,但并没有解决游牧民的生活困境和环境问题。对此,赛德·海瑟(Ced Hesse)认为,正是在“游牧落后论”观点的影响下,非洲大部分地区针对牧场和牲畜制订了相应的政策,但它们既没有一个是以事实或曾经的失败经验为依据,也没有反映当前所掌握的干旱地区环境和生计系统内的动态学知识[18]。可见,这些发展行为在改变土著居民文化体系的同时,又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 当下草原陷入生态危机,实际上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原有的本土知识体系与草原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同时,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发展理念改变了哈萨克游牧民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和环境行为,致使他们逐渐摈弃了自身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但新的规约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那些破坏草原环境的各种经济行为也就失去了约束机制,草原环境的日益恶化不可避免。对此,经济人类学家凯威瑞(Farid A.Khavari)认为:“环境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取决于经济发展背后的观念。”[19] 笔者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是要尊重当地人的一套知识生态体系和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不能扼杀文化多元的特点,否则会出现原有社会生态的失衡。任何发展,即使是科学技术知识支撑下的发展,都要结合本土知识,不能视其为一个简单的同质化过程,否则既不利于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还有可能给他们带来麻烦和伤害。所以,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地区的发展,必须以当地民族的本土知识为基础,这些知识里有他们赖以生存了几千年累积下来的经验、知识和技术,只有对其加以发掘和继承,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才会有利于当地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