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参见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第249-251页,巴蜀书社1995年9月版。 ②胡愈之(1896-1986),政治家、翻译家、史学家,浙江上虞人。 ③参见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第248页,巴蜀书社1995年9月版。 ④参见[美]洪长泰著、董晓萍译《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第 17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7月版。 ⑤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后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⑥载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妇女杂志》1921年第7卷第1号。 ⑦载《小说月报》第13卷4期,1922年4月10日。 ⑧该书由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出版。参见[美]洪长泰著、董晓萍译《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第1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7月版。 ⑨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社1927年6月出版。 ⑩《一般》第6卷第1期,1928年9月5日。 (11)上海华通书局1930年1月出版。 (12)上海广益书局1932年出版。 (13)原载《晨报副刊》1922年1月25日,引自赵景深编《童话论集》第57页,开明书店1927年版。 (14)见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1932年版。 (15)参见蒋风《儿童文学丛谈》,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6)茅盾《我走过的道路》,香港三联书店1981年版。 (17) 赵景深(1902.4.25-1985.1.7),祖籍四川宜宾,生于浙江丽水。少年时在安徽芜湖读书。1920年考入天津棉业专门学校。1922年秋任新民意报社文学副刊编辑,并任文学团体绿波社社长,同焦菊隐、万曼等编《微波》、《蚊纹》、《绿波周报》等刊物,并向郑振铎编的《儿童世界》、《文学旬刊》投稿。 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秋到湖南第一师范任教,同田汉、叶鼎洛等编辑《潇湘绿波》杂志。 1925年回上海,任上海大学教授。1927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并主编《文学周报》。1930年开始任北新书局总编辑,直至1951年。1930年还曾主编《现代文学》,并任复旦大学教授。1942年曾主编《戏曲》。解放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1924年翻译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火绒匣》、《白鹄》等。在商务的《少年杂志》上发表。是较早把安徒生作品介绍到中国读者的翻译家。 (18)上海新文化书社1924年3月出版。 (19)开明书店1927年7月出版。 (20)世界书局ABC丛书,1929年2月出版。 (21)该文收入《童话论集》,开明书店1927年7月版。 (22)赵景深《徐文长型的故事》,《民间》月刊第2卷第7期,1933年7月1日。 (23)《徐文长故事外集》,上海北新书局1939年版。 (24)王云五《十年来的中国出版事业》,见《十年来的中国》,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5)宋原放《出版纵横》第42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 (26)鲁迅早在1913年12月的教育部《编纂处月刊》上发表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就提出了建立民间文学研究组织的倡议,他说:“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详其意谊,辨其特性,又发挥而光大之,并以辅翼教育。” (27)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第740-741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8)见[美]洪长泰著、董晓萍译《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第 13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7月版。 (原载 《民俗研究》200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