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简短的结语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文字记载传统,官方记录和民间文献同样丰富,“多元一体”的极其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了解百姓宗教生活的特质及其文化含意,仅依赖从宗教经典和正史记载作出的类型化的概括,或者只是从短暂的实地访问而试图得出有解释力的结论,都是远远不够的。就是潮州这样一个从中原王朝看起来相当偏僻的地域,我们仍有可能相当“实证地”追寻其民间神信仰的历史根源及其意义转换,并力图从历史上当地人的解释来理解这种信仰的文化含意。如果我们不是那么拘泥于“什么是社会”之类的概念之争,那么,潮州民间神信仰的例子,也许仍然可以为“宗教明显是社会性的”的理论作一个注脚。 在这里,重温涂尔干的另一段话仍然是有意义的:“没有必要去追问究竟是谁把宗教历史学和民族学当成了对抗宗教的武器。但无论如何,社会学家都不能持有这样的观点。事实上,社会学的基本前提就是:人类制度是绝不可能建立在谬误和谎言的基础之上的;否则,社会学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如果社会学不以事物的本性为本,那么它就会在各种事实面前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1](p2)作为社会历史学者,作者相信在探求中国人宗教生活“本性”的过程中,历史性的分析自有其独特的解释能力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埃尔曼·R·瑟维斯.人类学百年争论,1860-1960[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R·M·基辛.象征人类学[C].民族译丛,1988,(6). [4]Wolfgang Franke,"The Sovereings of Kingdoms oftheThree Mountains,San Shan Guowang,at Hepoand in Southeast Asia -a PreliminaryInvestigation",in Collected Papers,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hineseStudies,Kuala Lumpur,1994. [5]永乐大典[M]第6函第59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 [6]黄挺,马明达.潮汕金石文征(宋元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7]潮州府志[M].嘉靖本. [8]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潮州府志[M].顺治本. [10]张肯堂.霖田古庙与河婆文化[C].三山国王丛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11]粤大记[M]. [12]东莞县志[M].康熙本. [13]陈天资.东里志[M]. [14]张心泰.粤游小志[M]. [15]吴金夫.三山国王庙面面观[C].三山国王丛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16]追云燕.台湾民间信仰诸神传[M].台北:逸群图书公司,1984. [17]蓝鼎元.鹿州初集[M]. [18]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9]潮阳县志[M].隆庆本. [20]陈香白.潮州三阳志辑稿[M]. [21]元草堂诗余[M]. [22]文天祥.指南后录[M]. [23]续文献通考[M]. [24]潮州耆旧集[M]. [25]刘志伟,陈春声.明末潮州地方动乱与“民”“盗”界限之模糊[C].潮学研究(第七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26]潮阳县志[M].康熙本. [27]潮州府志[M].乾隆本. [28]海阳县志[M].光绪本. [29]潮阳县志[M].光绪本. [30]大清会典事例[M]. [31]陈国梁,卢明.樟林社会概况调查[M].广州:中山大学社会研究所,1937. [32]黄光武.嘉庆十年澄海二林通匪案[A].潮学研究(第五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 [33]蔡鹏云.澄海乡土地理教科书[M].上海:翠英书局,1909.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钅加长 @②原字曰下加丙 (本文原载《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