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明代的中国已处于传统社会的后期,新旧杂陈,同期的欧洲正快速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明代史的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各个领域,又直接受不同研究者的视角、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粗略统计,本年度明史研究的专著约50余种,论文超过500篇。总体而论,明史研究者能立足各自的研究领域,求创新寻融通,既关注社会热点又有所坚守,成果丰硕。为评述的方便,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和关注点,对论著略加分类。限于学识和篇幅,难免遗珠弃璧,请同仁批评。 一、热点:“一带一路”与中外关系史。 1.“一带一路”成为研究新热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不过三年时间,研究热潮已席卷全国,各类研讨会密集举办,一些期刊还开设了相应的专栏。《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设有“丝绸学研究·丝路文化”专题,其中万明《明代中国国际秩序的演绎》(第5期)认为,明初从农耕大国向海洋大国的走势和郑和七下西洋形成的国际秩序,全面贯通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暨南学报》第4期设“国际政治与历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专题,其中万明《乡国之间:明代海外政策与海外移民的类型》认为,洪武朝开启了国家主导的国际移民类型。刘迎胜《丝绸之路的缘起与中国视角》(《江海学刊》第2期)分析了15世纪欧洲崛起时内含的中国因素和明清中国在应对世界大变局中的教训。晁中辰《明永乐帝为柯枝封山考——以〈明史·柯枝传〉为中心》(《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认为明朝永乐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新阶段。 狭义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陈支平《福建客家的从商性格与连城海丝之路》(《历史教学》第2期下半月刊)从闽西客家人的基本生态入手,认为从商习俗扩大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视野。涂丹与刁培俊《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古代文明》第4期)、汤开建《明清时期外来植物引入澳门考》(《中国农史》第5期)、陈春晓《宋元明时期波斯绿松石入华考》(《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等研究了丝路经济带上的香药、茶叶、植物、绿松石等物资往来。赵世瑜、杜洪涛《重观东江: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中国史研究》第3期)认为东江贸易实际是16—17世纪东亚贸易,乃至全球贸易史的重要组成。张海英《14—18世纪中朝民间贸易与商人》(《社会科学》第3期)认为民间商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中朝两国的政策许可,往来开展商贸活动。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关系史。广义的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根本的古代东西交通的各条通道”(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近年,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南海争端,明史研究中的郑和下西洋、东亚局势、西学东渐、西方殖民者东来等成为热点。 刘晓东、年旭《禁倭与申交:明太祖对日交涉目的探析——以洪武初年的对外诏书为中心》(《外国问题研究》第1期)认为,明初对日交涉围绕“禁倭”与“申交”,是洪武君臣践行以“王道政治”为基础的新型东亚区域秩序的一个侧面。孙卫国《万历援朝战争初期明经略宋应昌之东征及其对东征历史的书写》(《史学月刊》第2期)、张金奎《万历援朝战争初期的内部纷争——以赞画袁黄为中心的考察》(《求是学刊》第5期)和郑洁西《万历朝鲜战争第一阶段中的陈璘》(《暨南史学》第12辑)都对援朝战争前期的具体影响因素予以分析。吴宏岐与崔文超《明代广东倭患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暨南史学》第12辑)、陈贤波《明代中后期广东海防体制运作中的政治较量——以曾一本之变为例》(《学术研究》第2期)从历史地理、政治史角度关注广东的防海防倭背景下的社会秩序。牛传彪《明初起遣岛民与海上备御实态考察》(《社会科学》第9期)考察了明初海防备倭措施及巡洋会哨之制的变化和影响。关于琉球问题,万明《明代历史叙事中的中琉关系与钓鱼岛》(《历史研究》第3期)认为现存官私文书记录钓鱼岛,最早始自明代,从明朝海洋政策的视角出发,构成了完整的钓鱼岛归属中国的证据链。 许苏民《明清之际关于“科学技术是否有益于身心”的争论》(《学术研究》第9期)认为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时遇到正统儒家的强烈拒斥,并非一帆风顺。庞乃明《船坚炮利:一个明代已有的欧洲印象》(《史学月刊》第2期)认为明末中国人对欧洲的舰船规模、炮火威力的军事印象已经形成,这一印象并非始自清代;他的《因袭与重塑:明清之际黑人形象的历史建构》(《河北学刊》第6期)揭示了中西关系史中重塑黑人形象的社会文化观念。肖清和《辩护与诠释:明末清初天主教护教思想研究》(《暨南学报》第5期)关注了来华传教士对中西文化和知识差异的应对问题。以目前的国际形势看,上述热点研究仍将持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