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增长点:社会史的繁荣与思想文化史的多元化。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丰富,方法多样。研究的主题包括社会史通论、社会结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环境医疗与社会救济、日常生活、礼俗与信仰和口述史等。科大卫《明清社会和礼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聚焦16世纪以降中国的礼仪、宗族和商业,重构了这些礼仪所应用到的地方制度的历史。赵强《“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审美风尚的变迁》(商务印书馆)整体性地展示晚明的社会生活、文艺活动和审美风尚,探讨审美文化嬗变过程。陈宝良《蒙元遗俗与明人日常生活——兼论民族间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双向交融》(《安徽史学》第1期)钩沉了明人日常生活诸方面的胡化之风。 1.社会史主导下的区域史综合研究。赵轶峰《明清江南研究的问题意识》(《探索与争鸣》第4期)认为江南受到最多关注,因为它为帝制时代后期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包含中国社会总体变革的早期因子。赵世瑜《在中国研究: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同上)认为江南区域史的研究要与更大空间的历史过程联系在一起。赵现海《明朝的区域来源、政权性格与“江浙士人”》(《古代文明》第1期)认为明朝崛起于经济落后且屡经战乱的淮河流域,但此后以“江浙士人”为主的士人群体控制了政府各个部门。杨茜《聚落与家族:明代紫隄村的权势演替与地域形塑》(《史林》第2期)揭示地域社会权势家族对江南市镇发展、地域形塑的作用。冯贤亮《酝酿之属:明清时期的“江南三白”与文人记忆》(《史林》第5期)研究了江南水乡饮食文化的典型特质。赵世瑜《长城内外:社会史视野下的制度、族群与区域开发》(北京大学出版社)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考据的方法,研究生活在长城墙体两侧的人群,观察与长城有关的制度、事件如何影响人群的生活,分析这些人群的生活如何与上述制度、事件共同构成地方社会的结构。王日根、曹斌《明清河海盗的生成及其治理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从社会史和制度史的角度,考察了江河湖海水域空间中官、民与盗三股力量之间的博弈。 群体社会史。高寿仙《社会地位与亲缘关系的交互建构——以明代科第大族平湖陆氏为例》(《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第1期)认为,社会地位的提升往往成为亲缘圈扩大和巩固的契机,也有利于保持或提升其地位。吴琦、龚世豪《明初江西士大夫仕宦、交游与乡邦团体——以胡广为中心的研究》(《江西社会科学》第1期)以胡广为中心,给出一种社会向上流动的具体解释模式。女性群体研究如刘正刚《明代广东仕宦形塑庄氏烈女形象研究》(《古代文明》第1期)。此外,赵连赏《明代男子簪花习俗考》(《社会科学战线》第9期)勾勒了奇异的男性服饰文化。宗族为社会史研究的大宗,常建华《近年来明清宗族研究综述》(《安徽史学》第1期)有详细介绍。 环境医疗与社会救济。专著有赵玉田《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张兆裕《明代工赈述论》(《安徽史学》第6期)认为因地方财政收入多样化和人们认识的转变,工赈得到广泛运用。 2.多学科领域视角之下明代的精神世界。思想文化史包罗万象,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共同揭示明朝的时代风貌、精神世界和文学艺术追求及风格。 思想和宗教。刘勇《变动不居的经典:明代〈大学〉改本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探讨了明代理学精英对《大学》文本话语权的争夺。林忠军等《明代易学史》(齐鲁书社)对易学在明代的发展、衍变进行宏观描述与细致分析。解扬《明代中叶的官方荀子形象——以〈大学衍义补〉中的〈荀子〉为中心》(《中国史研究》第4期)分析《大学衍义补》引述《荀子》的思想内容及其思想史内涵。姜海军《明后期政治变局下心学、理学的消长》(《社会科学辑刊》第5期)认为张居正和东林党人对心学打压,极力宣扬程朱理学,促进了学术的内在转向。章宏伟《明代万历年间江南民众的佛教信仰——以万历十七年至二十年五台山方册藏施刻文为中心的考察》(《清华大学学报》第5期)分析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佛教信仰状况和佛教信仰区流行的空间差异。 文学艺术。郑利华《明代前期台阁诗学与唐诗宗尚》(《复旦学报》第4期)、《王世贞与明代七子派诗学的调协与变向》(《文学遗产》第6期)分别研究了明代前期、中期诗学风气的转变。朱雯《明清易代之际的女性诗歌:个人与家国命运的自我书写》(《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分析了女性流亡诗里的女性特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