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耿新:精准扶贫的差别化政策研究——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为例(4)

http://www.newdu.com 2018-10-3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 耿新 参加讨论

    (二)发展条件不同
    1.自然禀赋异质性
    一是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自然禀赋与发展水平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既是发展水平的初始成因,也是发展的约束力量[9]。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是自然资源富集区,但资源的时空分布十分不均衡。从时间分布上看,北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的60%~80%集中在汛期,时间分布不均使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用水需求。从空间分布上看,独龙族、怒族、景颇族等地区降水量多,但河流湍急、水低田高,导致用水困难;塔吉克族、撒拉族等聚居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水源短缺;毛南族、仫佬族聚居的石漠化山区土层浅薄,地表漏水严重,守着丰富的地下暗河水却难以利用。二是多样化气候对民族经济活动的影响巨大。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南北维度相差32°,从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撒拉族、土族聚居区为内陆气候,降水稀少,有些地区降水量仅数十毫米。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聚居区沙漠密布,干燥少雨,受高纬度和高地势的双重影响,春冬季节非常寒冷。门巴族、珞巴族等高寒气候区,不利于发展农耕业。三是自然环境分割。人口较少民族的分布与地形结构有高度的相关性,如在滇西边境地区,汉族多聚居在城镇和交通干线,傣族多聚居在坝区,人口较少民族则聚居海拔高度不同的山上:阿昌族(海拔1 000米左右)、景颇族(海拔1 000~2 000米)、怒族(海拔1 500~2 000米)、布朗族(海拔1 500~2 300米),部分山区表现出明显的聚居空间分层的状态(民族族谱)[10]55。
    2.人力资源数量差异大
    一个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是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禀赋和主要驱动力,而一个民族人力资本的规模直接影响着本民族的发展程度。28个民族间的人力资源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土族的人口资源数量最多(215 124人),珞巴族的人力资源数量最少(2 389人),两者相差90倍。但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数量的组中值为21 499人,意味着14个民族的人力资源数量低于该值;其中人力资源数量介于10 000~20 000人的有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等6个民族;介于10 000~5 000人的民族为乌孜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低于5 000人的是独龙族、赫哲族、高山族、塔塔尔族、珞巴族等[11]40-41。
    (三)发展成本不同
    一是政府治理成本不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多处于省级行政区间的边缘地带,行政管理成本高。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语言差异不仅影响个人获取利益与信息沟通的能力,增加了政府治理的成本和难度。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有的民族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程度还不高,使用国家语言文字的能力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给其经济交往与商业贸易带来越来越大的不便。二是项目建设成本高。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总体上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表地势起伏大,这样的地表结构导致区域开发成本很高。不同的海拔高度有不同的水热分布,导致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差异巨大。海拔高致使基础建设成本随着升高,如东北高寒天气导致公路桥梁基础设施和正常公路养护成本增高,同南方城市相比,公路桥梁建设成本提高26%,使用寿命降低30%以上[12]。崎岖的山形成为修路的严重障碍,阻碍了区域内外的经济联系。而克服这些障碍,就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涵洞等复杂而昂贵的工程设施。在山区修公路,每公里成本是平原地区的5~10倍。此外,一些民族居住相对分散,有的村庄仅十几户人,但要改变其生存条件往往要投入上百万元修路,交通建设成本高。三是生产生活成本差异大。(1)农业生产成本高。如黑龙江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聚居区受高寒天气影响,冬季时间长,农作物生长的无霜期仅85~90天,导致农业成本增加。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聚居在我国的最北端,冬季气温低至零下25~35℃,受气候条件影响,农作物品种单一,主要以小麦、大豆为主,很少种植水稻、玉米作物。赫哲族和鄂伦春族聚居区人均耕地面积高达50亩,但因重养轻用,实施掠夺式经营,肥沃的黑土层不断变薄,导致土地贫瘠,肥力和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农业生产成本高导致农产品销售价格随之升高,加大了消费成本。(2)气候对群众生活影响大。如东北高寒地区为抵御严寒,群众大量使用保温防寒材料,加大了每年的取暖费用。(3)受教育成本高。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分散的特点导致学生上学的路途远、往返时间长,安全问题凸显,采取寄宿制则给家长增加负担,对小学生也勉为其难。广西区环江县毛南族聚居的石漠化地区地广人稀,交通十分不便,很大一部分学生每天步行10里路上学,增加了受教育成本,降低了教育的有效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