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大栅栏仍是北京最繁华最具传统特色的商业街,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济安堂药铺生意重新兴隆起来,王氏家族积极迎接新政权的诞生,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革。面对政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王氏家族全力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战争后期的坑道战使许多志愿军战士染上了伤寒风湿病和皮肤病,济安堂药铺坚守“医者父母心”的文化传统,主动捐赠大量自产膏药。传人王亮带领员工昼夜加班赶制出一批又一批上等狗皮膏药,紧急送交前线使用,有效缓解了战士的病情。1953年志愿军后勤部门领导还派专人到济安堂表示感谢,北京市相关部门特别加以表彰。王氏家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紧跟社会大潮,积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1956年北京市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济安堂老药铺正式关张停业,成为公私合营的同仁堂药店的一部分。王亮打破“密不外传”的祖训,将药铺资产、秘方倾囊献出,率全体员工加入同仁堂。时至今日,王回回秘制狗皮膏药仍是同仁堂药店的拳头商品,济安堂药铺的铺面房也由王亮交公变为职工宿舍。身为第20代传人的王亮成为同仁堂国营职工的一员,在制药车间担任技术顾问,负责“传帮带”工作,指导王回回狗皮膏药的制作。整个王氏家族全身心投入到公私合营的热潮中,当时的《北京晚报》曾作为典型报道。王氏家族放弃了祖产祖业,公开传家宝秘方,将狗皮膏药的名声推广到全国各地,使老字号药铺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并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亮将所有房产交公后,全家迁往大栅栏杨梅竹斜街25号院的清末大学士梁诗正故居居住,11口人挤在2间平房内。虽然王亮身为八级工待遇,全家人的生活也较为困窘,他们依然发扬家族博爱精神,遵循祖训做善事。当时的杨梅竹斜街有一所回民小学,王家人经常给学校捐款捐物,资助孩子们读书。王氏家族顺应时代变革,积极响应公私合营,主动交铺交房,不仅在政治上要求进步,也与新社会建立起良好关系。加之王亮平时为人温顺谦和,与邻里关系和社区关系融洽,即使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王氏家族成员也没有受到冲击。作为高级技工,王亮在同仁堂一直工作到20世纪70年代,他经常作为同仁堂的代表到各地授课,传授制药经验和技术,积极发扬药铺的传统文化与精神,王回回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1985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为王亮夫妇颁发了由北京前市长彭真题词的证书,上书“光荣的老药工的经验是我国医药学的一个宝库”。1999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传统膏药的革命》一文,赞扬王亮品德高尚,技术高超,评价济安堂的狗皮膏药工艺“老嫩适度,柔中带刚,贴之必粘,揭之必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王家人及其济安堂老字号膏药都顺利地融入到新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