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力旧城改造,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逐渐改变了城市少数民族原有的居住状况,从而也对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栅栏街道所在的宣武区①是中心城区少数民族所占比例最多的区,少数民族占全区人口7.4%。[6]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量也不断上升,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人口混居状况日趋明显。在城市旧街区改造过程中,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出现从城市中心区向远近郊分散转移的趋势,城乡结合部少数民族人口增多。根据2010年的北京“六普”数据,从功能区分布看,大栅栏所在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少数民族人口12.3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15.4%。原城区少数民族聚居规模逐渐缩小,混居状况日趋突出,民族成分呈现多元化。 北京市纠正文革时期的一些极左做法,按照相关政策逐渐落实旧房产主人的既有权利。王亮的女儿王XR(生于1952年)为济安堂第21代继承人,她作为家族代表积极寻求法律途径,索要文革时期“交公”的老房屋。历经数年的不懈努力,她终于在1997年通过诉讼索回药铺店面,重新找回代表老字号的重要物质载体。2001年王XR退休后回到大栅栏原济安堂药铺的老宅居住,五间房加小四合院共计100多平方米,还住有王XR的哥哥和妹妹两家人。王家兄弟姐妹共同出资将四合院重新修整和改造。他们并没有像周边大多数居民那样简单将多余的房屋出租,而是规划将祖辈的文化特色与济世精神通过某种方式继续传承下去。 大栅栏经过几百年的沉浮逐渐褪去了昔日的繁盛,传统的工商服务业一度严重衰落。伴随着经济上的衰败,数百年沉淀下来的历史厚重感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也在不断消失,这让王氏兄妹深感失落。新世纪伊始,王XR注意到胡同内炭儿小学的学生们购买学习用品和教辅书非常不便,经过和家人商量将药铺原有店面改为济安斋书店继续经营,既可方便学生也可以供附近胡同居民读书休闲。书店沿用祖辈“济安堂”的名号,取名“济安斋”,寓意“济世安民”。小店一开将近十年,随着网络兴起逐渐取代书籍,王家适时在书店的基础上开设文具店,为周围学生提供文具。 王XR意识到店铺要生存并发展,不仅要继承老传统,还要有新的创意。她将家里的年轻人动员起来,共同参与店铺的设计改造。不论是开书店还是开文具店,她们都本着为周围邻里服务的精神,体现出王氏家族由“医者父母心”扩大到“为老百姓服务”的文化定位。店铺的发展逐渐引起西城区政府的重视、社会的关注以及大栅栏投资公司的资金支持。2011年大栅栏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华老字号集聚区”的称号,复兴了当地许多著名的老字号餐馆、零售店铺、戏园、浴池、茶楼和手工艺作坊等。也正是自2011年起,随着北京国际设计周在大栅栏的举办,很多新思路新理念让王XR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