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敦煌西夏石窟营建史构建(2)

http://www.newdu.com 2019-02-13 《西夏研究》2018年第1期 沙武田 参加讨论

    一、重绘前期洞窟的基本营建方式及其特点
    敦煌石窟西夏洞窟在莫高窟的基本营建方式是重修前期洞窟,这一点已是学界熟知的事情。但仔细考察西夏时期在莫高窟的重修活动,可以看到西夏人的重修有几个颇值得总结的现象与特点。
    纵观敦煌石窟的营建史,从十六国北朝以来,以莫高窟为主的洞窟营建可以说一直没有停止,其下限可以到以九层楼建成为代表的1936年[13]。若从《莫高窟记》所记前秦建元二年(366)乐僔开窟算来②,将近1600年时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莫高窟没有停止过营建,明清两代虽然现在看来几乎没有新的内容出现,但是毕竟小规模的维修、清沙活动仍在继续,以第138、454、342三窟为代表的“娘娘殿”即是明清之作,另像现存上寺、中寺即是清代的“皇庆寺”所在,下寺也是王道士在1908年5月完工的道观“三清宫”[14];包括莫高窟洞窟完整地保护下来,应该归功于明清两代敦煌本地老百姓出于信仰需求而自发有意识的保护,只是没有留下相关的资料,但明清时期大量的游人题记出现在洞窟中③,其实也表明莫高窟在这一时期作为圣地的历史事实。以上这些,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应该说都可以归入明清时期莫高窟的营建。
    在莫高窟石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稍作考察即可发现,洞窟的重修活动主要集中在四个时期,一是中唐吐蕃时期对盛唐未完工洞窟的补修[15],二是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时期,三是沙州回鹘时期,四是西夏时期。元代也有重修,但因为涉及洞窟极其有限,仅在第332窟甬道南北壁下层重绘一小块,分别画男女供养像几身而已。
    对于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时期洞窟的重修活动,敦煌研究院学者们多有注意,马德有总结:“当时,莫高窟崖面上大概一共有近600窟龛,而有一半以上的窟龛以及整个崖面都在这一时期经过重修。”他并特别强调了以崖面景观为主的重修现象:“由于崖面上已经饱和,加上崖面上曾经发生过崩塌,所以也是在这一时期,莫高窟崖面上所有的洞窟龛前面都修造了木构殿堂(与地面连接的底层洞窟)和窟檐(二层以上的洞窟悬空架设),窟檐之间以及前后上下的空隙处又全部绘制露天壁画以连接,使一条长达千米、高10米至40米不等的崖面被装点得如同神宫仙阁、琼楼玉宇,分外秀丽、壮观,其遗迹至今仍历历在目。”[16]113若仔细考察莫高窟洞窟,会发现曹氏归义军时期对洞窟的重修工作,除了以上在崖面上的木构殿堂、窟檐、露天壁画以外,曹氏在建窟檐和殿堂的同时,往往会重绘洞窟前室壁画,并缩小窟门,新绘甬道壁画。这样的洞窟在莫高窟数量颇多,早期的北魏第431窟、西魏第437窟、北周第428窟、隋代第427窟、盛唐第444窟,这几窟现存时间颇久远的窟檐建筑,包括前室和甬道壁画,即是曹氏时期重修作品的代表。虽然没有留下木构建筑,但是木构建筑遗迹清晰可见,并重绘前室,缩小甬道,新绘甬道壁画的洞窟数量超过莫高窟洞窟总数的三分之一,代表如莫高窟北魏第435、251等窟,西魏第288窟,北周第296、299等窟,隋代第420、401等窟,初唐第331、323、322等窟,盛唐第217、45等窟,中唐第231、237等窟。另也有对前期崩塌的洞窟作新的加固处理的情况,最典型的现象即是北凉第275窟、北魏第263窟、盛唐第446窟,前期塌毁的洞窟经过曹氏的再加固,使其又成为一完整的洞窟。需要说明的是此类重修时往往在甬道,或前室,或主室画重修功德的供养人像,同时前室西壁门上往往有功德记文榜题框。
    到了曹氏归义军晚期约曹宗寿、曹贤顺时期,洞窟重修现象又发生较大的变化,以对莫高窟盛唐大佛“南大像”第130窟、中晚唐第152窟、晚唐第16窟、五代第256窟等大窟的重修为例,除了殿堂或窟檐重修之外,在洞窟内部的壁画上主室是清一色的四壁绿千佛,窟顶不画尊像,全为团花,藻井以几何纹和垂幔,装饰效果非常浓厚。更有趣的是,这种重修手法与风格影响到其后的沙州回鹘和西夏时期。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重修手法往往不画供养人画像(不全是),以第16窟为例似乎与藏经洞的封闭原因有所关联[17]。
    相比五代宋曹氏时期的重修活动,到了沙州回鹘和西夏时期,莫高窟的洞窟重修手法出现了新的变化。
    1.以洞窟壁画重绘为主。沙州回鹘和西夏时期的洞窟重修活动,不再像曹氏归义军前期重修那样,会有木构殿堂、窟檐及缩小窟门的做法,而主要以重绘壁画为主。虽然之前的莫高窟殿堂考古工作把像第130窟前的大型殿堂归为西夏时期[18],但已被学界否定,实为曹氏归义军时期所为[19]。
    2.选择洞窟时以隋和唐前期小型窟为主。回鹘和西夏时期重修的洞窟,以隋和唐前期小型窟为主,个别也有早期较大的窟,像第244、263窟,应为北朝中心柱窟,还有个别大窟像第351窟应该是晚唐五代宋时期的大窟,但此二者均不占主导。整体上选择小型和中型窟作重修的对象,实是与这一时期沙州人口和经济基础有关。
    3.遍窟重绘壁画。曹氏归义军前期的重修多局限在前室、甬道,主室一般只重绘曹氏时期的供养人,而回鹘和西夏时期的重修是对洞窟包括前室、甬道、主室的全面重绘,完全覆盖下层的隋、唐壁画,可谓“旧貌换新颜”,以简单的重绘手法,把一批前朝的旧窟变成回鹘、西夏时期的功德窟。
    4.重修功德主供养人画像缺失的疑惑。洞窟的营建均是在功德主窟主、施主发心下的功德行为,到了曹氏晚期的重修出现过供养人画像短暂的缺失现象,再到沙州回鹘时期供养人画像再次以集体相出现在重修的洞窟中,但莫高窟西夏时期重修洞窟时,主室内不留供养人画像的位置,前室情况虽然因残而不甚明了,但从历史的惯例来看,也不大可能绘制供养人画像。对此现象和原因,笔者虽然已有专文作过探讨[20],但仍有疑惑存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