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敦煌西夏石窟营建史构建(6)

http://www.newdu.com 2019-02-13 《西夏研究》2018年第1期 沙武田 参加讨论

    五、结语
    以上,对敦煌西夏石窟营建史的简单梳理,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时期以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为主的石窟营建的基本状况。佛教洞窟营建的继续,仍是西夏佛教在瓜沙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莫高窟更多强调的是对传统曹氏归义军艺术和沙州回鹘艺术的继续,但以重绘壁画为主体工程,而壁画题材与图像内容的简单化处理,加上供养人和相关文字信息的有意缺失,再结合重修前期洞窟的时代选择性特征,让我们看到了西夏沙州洞窟集体营建的特征,这一特征具体应该和敦煌传统世家大族到了西夏时期由于受西夏社会的影响而整体衰败有关。而在榆林窟和东千佛洞,则表现出以统治者党项人为主的营建功德行为,是他们努力在瓜州地界对西夏时期包括汉地传统佛教、藏传密教、外来回鹘宗教等经典与信仰融合的努力,同时又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大胆引入同时期来自中原宋、回鹘、辽等艺术表达手法,以使得西夏的佛教图像跳出莫高窟受曹氏归义军和沙州回鹘艺术的单纯影响,而形成更加富于时代创新精神的佛教艺术,让我们感受到西夏时期洞窟营建独特的一面。
    注释:
    ①相关资料请参见多卷本大型西夏资料书籍如《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法藏敦煌西夏文献》、《俄藏敦煌文献》、《西夏文物》等丛书。
    ②对莫高窟的创建年代,传统的敦煌文献和研究者多取敦煌文献莫高窟第322窟《圣历碑》、P.2551《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P.3720、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北壁墨书《莫高窟记》所记“前秦建元二年”(366)说(实为前凉张天锡升平十年),似成定论,但经王素先生绵密之考订,此说不合历史实情,显属古人和今人之误解,参见王素:《敦煌出土前凉文献所见“建元”年号的归属——兼谈敦煌莫高窟的创建时间》,《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22页;《敦煌莫高窟创建时间补说》,载郝春文主编《敦煌文献研究论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48-353页。
    ③明清游人题记抄录参见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相关研究参见:王力平《莫高窟汉文游人题记史料价值探析》,《敦煌学辑刊》2014年第3期,第43-59页。陈光文、郑炳林《莫高窟、榆林窟明代游人题记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第110-118页。
    ④感谢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郭青林研究员告知此实验数据和结果。
    ⑤相关研究请参见:1.吴曼公《敦煌石窟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文物》1959年第5期,第49页;《中国美术史论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第341-343页;《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1,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80-181页;《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研究院藏敦煌文献研究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20-321页。2.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考》,《文物》1959年第5期,第50-54、转61页;《中国美术史论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第326-340页;《中国美术史论集》(下),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5年,第338-345页;《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4,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7-26页;《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研究院藏敦煌文献研究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22-335页。3.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考补》,《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第5页;《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32-39页;《中国美术史论集》(下),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5年,第346-348页;《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研究院藏敦煌文献研究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36-342页。4.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第146-150页。
    ⑥莫高窟第65窟西夏文墨书题记中把莫高窟称为“圣宫”,榆林窟第12窟西夏文刻划题记中把榆林窟称作“世界圣宫”。参见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第8、10页。
    ⑦这些僧人题名均是西夏文和汉文双语合璧书写,是我们判断其为西夏时期的重要证据,因为西夏文字创制后,西夏设番、汉二字院,“以字掌中国往来表奏,中书汉字,旁以番书并列”(《西夏书事》卷十二)。乾顺天祐民安四年(1093)由皇帝、皇太后发愿在凉州重修感通寺塔及寺庙,其记事《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即为夏汉双语写成。又在榆林窟第19窟后甬道南壁第二身供养人后的墨书汉文题记“索出儿索的僧傅六斤男阿奴”中“傅六斤”三字旁以三个西夏字标注。
    参考文献: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94-236.
    [2]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马德.敦煌石窟营建史[M].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公司,2002.
    [3]王惠民.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
    [4]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116-123,169-176.
    [5]宁强.敦煌石窟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235-248.
    [6]赵声良.敦煌石窟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218-232.
    [7]白滨,史金波.莫高窟、榆林窟西夏资料概述[J].敦煌学辑刊,1980年第1辑:63-68.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394-405.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文献卷(2)[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301-307.
    [8]刘玉权.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西夏洞窟分期[M]//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273-318.
    [9]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J].考古学报,1982(3):367-385.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416-451.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文献卷(2)[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308-32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篇[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505-533.李范文,主编.西夏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80-91.
    [10]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11]李正宇.悄然湮没的王国——沙州回鹘国[M]//敦煌研究院编.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史地、语文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155-156.杨富学.再论沙州回鹘国的成立[M]//樊锦诗,荣新江,林世田,主编.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教授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384-401.
    [12]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13]胡同庆.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下限[J].敦煌研究,1992(4):31-48.
    [14]沙武田.莫高窟“三清宫”漫谈[J].敦煌研究,2000(2):66-73.
    [15]沙武田.莫高窟盛唐未完工中唐补绘洞窟之初探[J].敦煌研究,2002(3):14-18.
    [16]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
    [17]沙武田.莫高窟第16窟整体重修时供养人画像的缺失与藏经洞的封闭[J].西夏研究,2012(2):9-27.
    [18]潘玉闪,蔡伟堂.敦煌莫高窟第130窟窟前遗址发掘报告[J].敦煌研究,1982(1):111-128.潘玉闪,马世长.莫高窟窟前殿堂建筑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48-59.
    [19]马德.宋乾德四年重修敦煌北大像的“二期工程”——关于莫高窟第96窟前第2层遗址的时代及相关问题[J].敦煌研究,2003(5):1-2.沙武田.关于莫高窟第130窟窟前殿堂建筑遗址的时代问题——兼及“藏经洞”封闭的年代关系[J].敦煌学辑刊,2000(1):69-77.
    [20]沙武田.西夏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以供养人画像缺席现象为中心[C]//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第五届西夏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年8月阿拉善.
    [21]土肥义和.敦煌佛教教团大寺之增建[M]//敦煌讲座·敦煌的社会.大东出版社,1980.
    [22]马德.10世纪敦煌寺历所记三窟活动[J].敦煌研究,1998(2):80-88.袁德领.归义军时期莫高窟与敦煌寺院的关系[J].敦煌研究,2000(3):169-176.
    [23]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四)[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0:249.
    [24]马德.敦煌文书《诸寺付经历》刍议[J].敦煌学辑刊,1999(1):36-48.
    [25]孙修身.敦煌石窟《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写作时代考[M]//丝路访古.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209-215.另载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研究院藏敦煌文献研究篇[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343-349.
    [26]初仕宾.石窟外貌与石窟研究之关系——以麦积山石窟为例略谈石窟寺艺术断代的一种辅助方法[J].西北师院学报,1983(4):84-98.
    [27]马德.十世纪中期的莫高窟崖面概观[M]//敦煌研究院编.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40-52.
    [28]伯希和.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M].耿昇,唐健宾,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235-243.
    [29]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二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62-267,图版一二六.
    [30]宿白.榆林、莫高两窟的藏传佛教遗迹[M]//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234-250.
    [31]谢继胜.关于敦煌第465窟断代的几个问题[J].中国藏学,2000(3)(4):75-92,75-90.谢继胜.莫高窟第465窟壁画绘于西夏考[J].中国藏学,2003(2):69-79.谢继胜.敦煌莫高窟第465窟壁画双身图像辨识[J].敦煌研究,2001(3):1-11.谢继胜.西夏藏传绘画——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2]史苇湘.世族与敦煌[M]//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24-136.
    [33]姜伯勤.敦煌邈真赞与敦煌名族[M]//姜伯勤,荣新江,等.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1-55.马德.敦煌阴氏与莫高窟阴家窟[J].敦煌学辑刊,1997(1):90-95.冯培红.汉晋敦煌大族略论[J].敦煌学辑刊,2005(2):100-116.
    [34]冯培红.汉宋间敦煌大族研究[Z].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
    [35]赵向群.河西著姓社会探赜[J].西北师大学报,1989(5):74-80.赵向群.五凉史探[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332-345.
    [36]敦煌文物研究所(执笔:关友惠、施娉婷、段文杰).莫高窟第220窟新发现的复壁壁画[J].文物,1978(12):41-46.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1)[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296-301.
    [37]张小刚,郭俊叶.敦煌所见于阗公主画像及其相关问题[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4):6-18.
    [38]陈菊霞.敦煌翟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317-347.
    [39]藤枝晃.敦煌千佛洞の中兴[J].京都学报(31),1981.
    [40]张景峰.敦煌阴氏与莫高窟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7:43-76.
    [41]刘安志.唐朝吐蕃占领沙州时期的敦煌大族[J].中国史研究,1997(3):83-91.
    [42]沙武田.传统保持文化守护——敦煌吐蕃期洞窟“重构”现象原因再探[M]//中古中国研究:第一卷.上海:中西书局,2017:233-276.
    [43]刘人铭.莫高窟第310窟供养人像阐释[C]//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回鹘·西夏·元代敦煌石窟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年10月敦煌.
    [44]杨蕤.西夏地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5-289.
    [45]史金波.西夏皇室与敦煌莫高窟刍议[M]//西夏学(第四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46]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J].考古学报,1982(3).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435,436.
    [47]梁松涛,杨富学.西夏圣容寺及相关问题考证[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5):66-69.杨富学,陈爱峰.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2:250-267.
    [48]苏航.西夏文《御驾西行烧香歌》中西行皇帝身份再考[J].民族语文,2014(4):94-97.
    [49]Rob Linrothe,Xia Renzong and the Patronage of Tanguts Buddhist Art:The Stupa and Ushnishavijaya Vult,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N.28,1998.
    [50]贾维维.榆林窟第3窟壁画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51]佟建荣.西夏姓名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2,23.
    [52]刘玉权.榆林窟第29窟窟主及其营建年代考论[M]//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130-138.
    [53]天盛改旧新定律令[M].史金波,聂鸿音,白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62-378.
    [54]沙武田.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画绘于西夏时代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3):57-62.
    [55]松井太,荒川慎太郎,编.敦煌石窟多语言资料集成[M].东京外国语大学アジアフリカ言语文化研究所,2017.
    [56]杨冰华.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僧尼供养人像探析[M]//敦煌研究院编.纪念段文杰先生诞辰100周年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论文集(上册),莫高窟,2017年8月:556-570.
    [57]王静如,李范文.西夏文《杂字》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1997(2).史金波.西夏汉文本《杂字》初探[M]//中国民族史研究(二).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孙伯君.西夏番姓译正[J].民族研究,2009(5).佟建荣.西夏姓氏辑考[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5-8.
    [58]张先堂.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西夏供养人初探[J].敦煌学辑刊,2011(4):49-59.
    [59]张先堂.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供养人身份初探[J].敦煌学辑刊,2006(4):24-33.
    [60]常红红.甘肃瓜州东千佛洞第五窟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常红红.瓜州东千佛洞第二窟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61]霍巍.青藏高原考古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53-36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