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张茂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历史基础(6)

http://www.newdu.com 2019-03-11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 张茂泽 参加讨论

    六、较高层次的民族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人所共有的人性修养为基础,立足更广范围的民族共同体,是对民族片面性、局限性的克服,对民族全人类性、积极性的弘扬,是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联合体意识的初步反映。这是各民族间关系进一步发展、成长的表现。它反映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单一的、孤立的民族,逐步成长为相互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更大的族群的一部分。
    在意识上,民族个性的淡化,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意味着“民族偏见、民族优越感”等民族心理的淡化;是对民族歧视、大汉族主义的反对和克服。在伦理上,这也是对民族自私的克服。因为这种民族心理,“归根结底不过是大规模的利己主义而已”。成长于这种心理基础的近代各种民族主义思想、思潮,不管是泛斯拉夫主义,还是泛日耳曼主义等,都会增加民族偏见、民族优越感等,导致民族歧视、民族纠纷等更多地出现,和近代世界各民族民主发展、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历史方向不相应,和人类民族史上各民族个性淡化、共性强化的世界化的历史总趋势不相应,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民族共性的增长,意味着在生产共同发展基础上民族团结友爱互助意识的增长,意味着民族成员人性意识的觉醒。《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理想社会里,“每一个民族都将有同一个统治者——劳动”。
    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近代民族解放运动有其历史的积极意义。如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恩格斯认为就是“为了保存中华民族”而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内涵和结果,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同时,近代化也给工人阶级以超越民族狭隘性的世界意识和人性觉醒。恩格斯对英国工人说:“我确信,你们并不仅仅是英国人,不仅仅是单个的、孤立的民族的成员;我确信,你们是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相一致的人,是伟大的人类大家庭的成员。对你们作为这样的人,作为这个‘统一而不可分的’人类家庭的成员,作为真正符合人这个词的含义的人,我以及大陆上其他许多人祝贺你们在各方面的进步,希望你们很快获得成功。”事实上,“英国工人已经不再是英国人,不是像他的有钱的邻居那样的专会打算盘的拜金者;他的内心充满了丰富的感情,他那北方人天生的冷漠被奔放的热情所抵销,这种热情已经控制了他。智力教育已经如此有力地促进了英国资产者利己主义天性的发展,使他所有的热情都受利己心的支配,并把他的情感的全部力量集中在追求金钱这一点上。而工人缺少这种智力教育,因此,工人的热情和外国人一样强烈奔放。英国的民族性在工人身上消失了”。工人阶级具有了全人类的世界意识,这也是历史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民族特征的淡化早已开始,更高层次的民族意识早已萌芽并健康成长着,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确保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恩格斯指出,只有无产者在共产主义旗帜下,才能真正做到华夷一家。“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真正地结成兄弟。也只有无产者才能够真正做到这点,因为每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都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且由于他们认为这些利益高于一切,他们无法越出民族的范围。他们的少数几个理论家即使把他们所有那些美妙的‘原则’都搬出来也顶不了什么事,因为他们根本不触犯这些互相矛盾的利益和整个现存制度,他们只会说空话。可是全世界的无产者却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敌人,面临着同样的斗争,所有的无产者生来就没有民族的偏见,所有他们的修养和举动实质上都是人道主义的和反民族主义的。只有无产者才能够消灭各民族的隔离状态,只有觉醒的无产阶级才能够建立各民族的兄弟友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其伟大成就,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真正的华夷一家,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