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自我民族志:整体人类学的路径反思

http://www.newdu.com 2019-05-03 《民族研究》(京)2018年第 徐新建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民国以来,国内民族志作品大多呈现为聚焦中观族群或社会的他者表述,对人类整体与个体缺乏足够关注。建构整体与个体、自我与他群相互关联的整体人类学,需要回归人类整体,也需要回归个体、回归自我。自我民族志是整体人类学路径反思的重要维度之一。
    关 键 词:自我民族志;整体人类学;民族志;人类志
    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西南多民族生死观与民俗考察研究”(项目编号:17JJD73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新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一、人类学的多维表述与个体转向
    (一)人类学的多维表述
    无论在汉语还是西文表述里,人类学/anthropology都指关于人类的研究,是一门强调整体性的学科。它的核心在于追问和揭示“人是什么”,若深入一点,还会力图以第一人称的复数方式解答“我们从哪来,在哪里”,以及“到何处去”。①由此,人类学还可理解为人类以自身为对象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开掘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自反式知识,参与(适应、调整或改变)人类种群的整体演进。在此意义上,人类学写作的主要成果——“民族志”——亦可视为人类文化的自表述。
    一段时间以来,人类学被片面地界定为研究“异文化”的学问,人类学家的写作不过是针对“他者”的描写和解释而已。②此外,也有人持中和态度,如刘海涛一边赞同“主体民族志”对新空间的开拓,一边仍坚持认为“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本体应该还是异文化”。③人类学工作被概括为到他者的“异文化”中做较为持久的田野考察,然后返回自己的“本文化”,写作并发表作为“他表述”的“民族志”作品。其中的佳作,或为特定的利益集团提供治理帮助,或为学术史与社会实践相关联的“世界档案”填补空白。在这种理解方式支配下,学界不但缺少考察者“本文化”的自觉考察,更鲜见叙事者的自我叙事。民国以来,就国内民族志作品而言,大多呈现为聚焦中观族群或社会的他者表述,如民国前期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湘西苗族考察报告》,抗战前后的《凉山彝家》等,对人类整体与个体缺乏足够关注。人类学最核心的“人”不见了,整体人类和个体自我随之消逝。在笔者看来,这样的研究最多可称为“群学”或“他者学”。
    当然,也应该注意到,先秦时代的中国就已出现荀子式的整体观察,把人(类)的总体特质阐发为“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④留学美国的李济将此说与现代人类学的“智人”名称Homo sapiens巧妙结合,为全体的人起了中西合璧之称——“有辨的荷谟”。⑤近年来,考察人类生物属性及其演化的考古学、体质人类学与基因人类学相互联合,引发了人类学整体研究,不但通过实证材料把“国史”叙事往前推至数以万年记的新石器年代,还把“黄帝子孙”与“蒙古人种”加以关联;⑥也有介入智人祖母“露西”的论辩,对人类的开始进行探讨;⑦更有经由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参与,把本土多民族的人种由来纳入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全球谱系,推动了整体人类研究。⑧
    此外,20世纪早期留学西方的费孝通运用人类学方法,回到本土,考察自己家乡,撰写出被誉为开创人类学本文化研究先河的“乡土中国”(《江村经济》),使一度被当作西方人类学“异己”的中国文化,从被表述对象转为自表述主体。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刘尧汉为代表的“彝族学派”等多元叙事,进一步将目标明确转向关注并阐释研究者身在其中的本土、本族、本文化。⑨也出现过如岭光电所著《忆往昔——一个彝族末代土司的回忆》⑩那样的自述之作,对本文化的个体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阐发。
    总体来说,人类学具有多维表述方式,但国内学界依然缺少人类学意义上的“自我志”,鲜有真正将研究者自我作为对象的人类学著述,同时也缺少人类整体的相关研究。由此,一方面,以往研究史上早已有过的以整体人类或个体自我为对象的表述值得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演变至今的世界现实急切呼唤能将整体与个体、自我与他群相互关联的新人类学,亦即笔者所称的“整体人类学”。(1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