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参见[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等译:《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澳]德里克·弗里曼著、夏循祥等译:《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美]萨林斯著、张宏明译:《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say something of something”一语出自格尔兹。参见[美]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第511页。 (23)(24)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25)(28)(30)(31)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26)潘光旦:《社会学者的点、线、面、体》,《益世报·社会研究》1948年6月30日。 (27)参见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29)费孝通:《推己及人》,《群言》1999年第11期。 (32)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33)参见[美]大卫·阿古什著、董天明译:《费孝通传》,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 (34)参见[美]欧达伟:《费孝通的学者、作家和政治之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美]大卫·阿古什著、董天明译:《费孝通传》,第108-135页。 (35)雷洁琼:《序》,[美]大卫·阿古什著、董天明译:《费孝通传》,第1-2页。 (36)董天明:《前言》,[美]大卫·阿古什著、董天明译:《费孝通传》,“前言”页。 (37)参见黄克武访问、潘彦蓉记录:《李亦园先生访问纪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年。对于该书性质和特点,主办者是这样介绍的:李亦园先生接受本所访问29次,详述个人经历与学术生涯;稿成后又参与修改定夺,并亲自增补照片。最后总结说:“本书不但是先生个人成长之纪录,亦为时代的重要见证。”引自该书封二勒口文字。 (38)(40)费孝通:《我看人看我》,《读书》1983年第3期。 (39)参见朱炳祥:《反思与重构:论“主体民族志”》,《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朱炳祥、刘海涛:《“三重叙事”的“主体民族志”微型试验——一个白族人宗教信仰的“裸呈”及其解读和反思》,《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 (41)参见[美]卡洛琳·艾莉丝、亚瑟·P.博克纳:《作为主体的研究者:自我的民族志、个体叙事、自反性》,[美]诺曼·K.邓津等主编、风天笑等译:《定性研究(第三卷):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77-822页。 (42)在人类学方法论上,笔者提出关注研究者个体内心世界,采用与参与式观察不同的对话式内省方法认知自我。参见徐新建:《人类学方法:采风、观察?还是生命内省?》,《兰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