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

http://www.newdu.com 2019-07-03 《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 青觉 徐欣顺 参加讨论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时下学界探讨的热点,既有研究已经从横向、纵向、差序和以点带面的思维角度展开了十分有价值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从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这对元概念入手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进而从构成要素的维度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通过分析,可以确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各族人民的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三个要素关联共存而成,在实践中,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把握铸牢路径。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素分析;实践逻辑
    作者简介:青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教授;徐欣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8VSJ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感谢《民族研究》匿名评审专家对本文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体意识就逐渐成为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国际国内诸领域倡导的新思维、新视角与新理念,生命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逐渐成为政界、学界与舆论界高频使用的词汇。英国思想家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曾指出,“共同体似乎从来没有用在负面的意涵,并且不会被赋予明确的反对意涵或具区别性的意涵”,而是着眼于“直接、共同关怀”。可以说,威廉斯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这种“共同体”维度上的思想发展趋向的深层意涵。具体到民族研究领域,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中华民族在共同体和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相关研讨方兴未艾,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显然,这是对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所谓宏大问题(Big Question)的追问与思考,因而也就需要更多的知识生产与供给来推动理论研究与现实发展。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相关文献中已经零星出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主要分散在两个研究主题中:其一是爱国主义教育,意指近代中华民族在外来侵略的历史危机中萌生的“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其二是民族议题研究,针对国内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现象,指称流动进程中“各地、各民族间文化的整合”之后形成的整体性意识。可以说,这一概念的早期出现,已经关切到了统战工作与民族工作,但还没有上升到对象性的研究层面,也就没有深入的理论界定和系统分析。真正成为学界共同关注与细致研究的专题,是始于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又提升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于是,短时间内成为学界共同参与讨论的重点与热点话题,相关文献也丰硕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